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壹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壹番,達到1:20。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道光初年,壹兩白銀換錢壹吊,也就是壹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壹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壹千六七百文了。鹹豐以來,銀價猛漲,壹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而直到清末,壹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壹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
在明代,壹個平民壹年的生活只要壹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壹日只有三分銀子,壹月不足壹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
民以食為天,所以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壹兩四錢六分。”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中白米(石) 九錢二分六厘八錢,下白米(石) 八錢三分,白?面(斤) 九文,
根據1石=100斤(按現在的重量約6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3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兩白銀:約值180元 。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5元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諸多因素並湊整數,便於換算和建立感性認識,古代的貨幣單位,采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 = 人民幣1800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18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18元 ,1石米=1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