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盒子炮。 中國又稱駁殼槍, 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德國生產,可單發或連發,配有10發或20發的彈夾,用於彌補步槍火力不足的問題,其價格低於普通的沖鋒槍或輕機槍,對於彌補步槍火力起到重要作用。但槍口上跳較嚴重,當敵人沖來時,連發經常打高,所以德國人不怎麽喜歡。但中國人發明了將槍扭轉到水平打(即歪著打),彌補和修正了設計本身的缺陷。所以說這支槍在中國人手裏出了名,土名盒子炮,壹般稱為20響駁殼槍。
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 隔年正式生產。 由於其槍套是壹個木盒, 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 有全自動功能的, 又稱快慢機, 毛瑟廠則稱之為速射型(Schnellfeuer), 在1931年5月量產。 另壹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 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 這是不正確的, 事實上, 自來得壹直是這壹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在北洋政府陸軍部檔案中, 有壹份文件是1912年9月, 陸軍部與德商禮和洋行(Carlowitz & Co.)簽約, 購買: 七密裏六三自來得毛瑟手槍二百桿, 連有木匣手把, 每桿連子彈五百粒, 價計京公砝足銀五十八兩。 ***計京公砝足銀壹萬壹千六百兩。 在天津碼頭交貨。 關稅在外。 這是自來得手槍壹詞, 在民國元年即已使用的明證, 可能是最早見諸於公牘之壹例, 而速射型要在將近廿年之後才會出現。 在美國, 因為握把的形狀, 壹般稱之為掃把柄(Broomhandle), 也有由中文翻譯而稱之為盒子炮(Box Cannon)的。 許多人稱速射型為712型, 並說這是毛瑟廠的型號, 事實上這是德國GECO(Gustave Genschow)公司的目錄號碼, 與毛瑟無關。 許多人也稱盒子炮為C96(Construktion 96 ━ 96型), 這是在歐洲常用的壹個名稱, 原先專指的是短管的盒子炮, 與Bolo壹樣, 也即是有人所謂的警用型。 所謂的Bolo, 來自俄國的布什維克(Bolsheviks, 俄國***產黨的前身)黨人, 因為3.9寸的盒子炮當時為其大量使用之故。
2. 王八盒子。是日本軍隊配發的制式武器。當時日本侵華的關東軍不適應東北嚴寒的氣候,所以,日本軍事生產部門在原來十四年式的基礎上,作了兩次改進:壹是擴大扳機護圍,使關東軍戴上棉手套也可以將手指伸入扳機護圍;二是手槍座上增加壹個用鋼皮做的彈簧卡住,以防止彈夾掉下來。因為十四年式手槍槍形很像在中國普遍使用的德國7.63毫米毛瑟駁殼槍,而後者因有壹木盒裝槍,被叫為盒子槍,這樣壹來,日本鬼子使用的、樣子又像盒子槍的十四年式,就被中國軍民稱為王八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