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頂紅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很多人認為它是壹種劇毒的藥,但其實鶴頂紅還是壹種鳥類頭骨的別名,這種鳥名為盔犀鳥。盔犀鳥是盔犀鳥科中體型最大的,成年的體型可達110到120厘米,因頭骨像頭盔而得名。頭骨的內部是十斤的,外表是紅色,那個股市黃色的背手藝人制成各種工藝品,被稱之為鶴頂紅。收藏界中廣為流傳的壹紅二黑三黃中的紅指的就是鶴頂紅。據了解,普通壹個鶴頂紅頭骨價格約1000美金,是象牙的十倍,比黃金還要昂貴。
我國盔犀鳥頭骨工藝品最早出現是在元代時期,是鄭和下西洋時帶回來的貢品。不過,當時人們只見到成片,無人知曉其形態,因此便將此種鳥稱為仙鶴。作為仙鶴頂,盔犀鳥的頭骨工藝品有指日高升的含義。壹直以來,盔犀鳥頭骨的工藝制品都十分搶手,價格壹度飆升。所以在雲南首次發現盔犀鳥存在的時候,獵人們壹致對他們進行濫捕濫殺,從出現身影到瀕臨滅絕,僅隔了數十年。盔犀鳥不僅在我國的情況不容樂觀,在國外也是在滅絕的邊緣。
因為盔犀鳥的頭骨在世界各地都深受歡迎。盔犀鳥的頭骨質地細膩,就像是動物界的玉石,易於雕刻,壹直都是收藏界的寵兒。很多人將他的頭骨雕刻成為佛珠、佛像來佩戴,以此祈求佛祖的保佑,還制成鼻煙壺、皮帶扣,雕刻各種的動物以及山水、人物等工藝品,每個都維妙維肖,加上原材料稀缺,使得盔犀鳥工藝品價格普遍昂貴,甚至有價無市。曾經就有壹件用盔犀鳥頭骨做成的壹寸許的鼻煙壺被拍賣出80萬的高價。由於盔犀鳥的頭骨堪比黃金,這樣的高價值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許多盔犀鳥遭受滅頂之災。這巨大的利益驅使著更多獵人去捕殺盔犀鳥,造成它們的數量急劇下滑。
盔犀鳥鮮紅的頭骨原本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但他們未曾想到,這卻成為了獵人顯眼的目標。盔犀鳥被獵人發現之後,就會被獵人拿斧頭砍下他們的頭顱,用這顆頭顱,獵人可以換到壹筆不小的錢,但消失的不止壹只盔犀鳥,而是壹個家庭的頂梁柱以及壹家盔犀鳥的生命。盔犀鳥的紅色頭骨只存在雄鳥頭上,盔犀鳥只要選定了伴侶,就會相伴壹生。雄鳥在覓食,雌鳥則在壹個用逆風回來,只留壹個能傳遞食物的小孔的樹洞裏照顧稚嫩的小盔犀鳥。
當小鳥在外捕食被殺之後,樹洞裏的雌鳥和它們的幼崽都會被活活餓死,所以殺死壹只雌性盔犀鳥,就是殺害壹個家庭的盔犀鳥。盔犀鳥被大規模屠殺,也得不到繁殖,因此數量急劇下滑,生存狀態及其危險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我國為了挽救盔犀鳥,在1981年就將盔犀鳥加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擅自交易盔犀鳥的器官及其制品屬於違法行為。每壹塊鶴頂紅背後都關乎著壹個盔犀鳥家庭的滅亡。我們要挽救瀕危的盔犀鳥,就要抵制有關盔犀鳥的工藝制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為盔犀鳥出壹份力,也是維護我們的生態平衡。對於保護盔犀鳥,妳們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