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種方式:立即制定規則比講道理更有用。
我還記得我兒子有壹段時間癡迷於吃壹些刺激的食物,後來營養缺乏,全身瘦得像麻稈。作為壹個母親,我自然著急,也有意義地和孩子講道理幾次,但孩子不僅“不聽”。有時候我說多了,孩子會繼續反對我,最終母子倆都崩潰了。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常說的,對孩子說真話,對孩子發脾氣,或者故意給孩子留下印象,其實都是最沒用的教育思想。
所以我完全選擇了放棄和兒子講道理,在孩子父親的建議下,逐漸和他制定規則。壹開始,我和孩子的爸爸開了壹個“家庭俱樂部”,和孩子商量建立壹些吃飯的規則,比如早上和晚上各喝壹次純牛奶,吃飯的時候把碗裏的菜吃完,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這樣。
此外,我們對歸國兒童建立了嚴格的獎懲制度。如果孩子主要表現達標1個月,那麽我就實現他的小願望,但是如果他沒有做到,那麽我就會做出相應的懲罰,比如減少他的零花錢,減少他的零食和水果供應。結論實施壹段時間後,雖然孩子會耍流氓,但總是開會決定,我和爸爸也跟著做。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都執行得很好,漸漸地,寶寶就會改掉吃東西的小習慣。
我不得不承認,對於孩子來說,有時候,當父母告訴他們不應該這樣做的時候,他們通常會忍住不聽,但是當妳制定壹個規則,然後問他們妳能不能做到的時候,他們往往願意挑戰自己。作為父母,我們永遠不應該背道而馳,而應該試著明智地處理。
很多公共場合可以制定規定。
自從孩子學好了滑板,就變得很上癮,尤其是孩子爸爸給她買了壹雙折疊冰鞋後,孩子的腳基本都長在裏面了,到處都需要衣服。作為壹個母親,我自然覺得讓他這麽容易就穿出來了真的很不安全,但是不管我怎麽跟他說,註意幾次都是很危險的,孩子就是不懂。
後來我想起規矩,答應兒子,有些地方雖然可以穿,但是壹定要把輪子收起來,其他地方壹定要穿正常的鞋。以後,孩子真的做得很好。
那為什麽會這樣?歸根結底還是孩子期望被尊重的問題。試想壹下,是不是每個人在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孩子壹定要聽自己的,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會覺得父母在約束自己,忽視學生的自尊和自由。因為當父母講道理的時候,孩子就很容易和父母較勁,行為失控。反之,當父母放低姿態,與孩子協商,引導孩子制定規則時,孩子會感到被尊重,因此更願意挑戰自己。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出現更多的使命感!可以說是多方面的。
第二種方式:規定是制定了,但是孩子根本不執行怎麽辦?讓孩子承擔責任。
想必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很可怕的壹件事。妳想壹千遍壹萬遍,孩子不但不聽,反而會繼續變得更加急切,但是壹旦嘗到了不好的影響,就會有意識地不再去觸碰風險。因為當父母和孩子制定了規則,而孩子根本不執行的時候,父母壹定要懂得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以我兒子為例。每次喝純牛奶和果汁,都灑得到處都是。大人不聽,制定規則也不管。然後我又罰他打掃地板和桌面的時候把果汁和牛奶弄灑了。結論那天老板忙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後,又很小心的喝果汁和牛奶,而且壹旦灑了壹點就會主動清理,而不是像以前壹樣等大人來幫他清理。
第三種方式:窮舉法不管用怎麽辦?立即處理關鍵問題!
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總喜歡玩上躥下跳,好像永遠不會“貼近生活”。我兒子就是壹個活生生的例子。每次在家,他不是坐在沙發上,就是在陽臺或餐桌上爬上爬下。好幾次我都跟他說“快下來,小心摔倒,要是摔倒了,摔壞了,或者全身淤青就慘了”。結果孩子就是不聽。總是壹個人。而且說多了就不耐煩了。後來我改變了主意,就是如果我不能阻止他,那我就幫他玩,安全系數高。然後我總結了很多不痛不癢的小技巧,也壹壹示範給小朋友玩。因此,孩子們會變得比過去聰明得多。
而孩子為什麽會有這種態度的轉變?說到底,他覺得我很尊重他,願意享受。這樣壹來,孩子的心態會好很多,可能會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就像網上常說的,人與人相處只是為了經營彼此的感情,這樣才能相處的愉快。
標簽
告訴孩子真相就相當於學習逆水行舟,當然也很難進行下去。那麽如果家長能學會尊重孩子的情緒和意見,順著孩子的方向,用更柔和、更理性的方式去準確地引導和教育孩子,那麽孩子想來就更願意自我糾正。親子溝通會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