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的壹個大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全國各民族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各不相同,所以壹年四季都有各種各樣不同方式的節日,在山區、水邊、村鎮舉行。屬於個人,人人有份。這些節日影響著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擴大了歷史文化的面貌,加深了民族團結的感情。壹般吃年糕、粽子、月餅、臘八粥,玩煙花、秋千、風箏、燈籠、陀螺、無兒無女的老爺爺、胖胖的幸運男孩,穿虎頭帽、貓鞋、連衣裙、馬甲、圍脖、圍裙等制作龍舟、百子觀燈的衣服...所有這些都與這個節日密切相關。更古老的節日延續了2000-3000年,隨之而來的是數千年的歷史,其起源和儀式在經典、歷史等古籍中都有提及。大多數節日都與農業生產日常相關,少數來自名人故事或神話傳說,所以有些節日雖然是全國性的,但還是留下了壹些地域特色。比如,包粽子、掛普愛、戴石榴花紀念屈原的五月天,已經成為壹種民族習俗,但南方的龍舟賽給年輕人、婦女和兒童帶來的興奮和快樂,絕不是生長在北方平原的人所能想象的!
在大江以南,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凡是河流能過船的地方,都會照常舉行劃船比賽。這些特殊的龍舟有多窄有多長,有的分五色,頭尾高,轉彎非常靈活。平時放在岸上,節日來臨之前,只會邀請二三十個經過特別挑選的年輕人,帶著鞭炮聲和歡聲笑語到水上。初五叫小段陽,十五叫大段陽。正式比賽是初三到初五,或者初五到十五。沅水流域的漁民子弟白天不享樂,晚上繼續。午夜過後,住在河邊的人從睡夢中醒來,可以聽到水面上飄來的鑼鼓聲。近年來,我的記憶力日漸衰退,但40多年前在壹些大城鎮六百裏長的沅水河和五條支流度過的端陽節,卻因為熱鬧的鄉風,在近半個世紀的記憶中依然清晰。
所以我們也可以想到很多以“造龍舟”為主題的藝術品。更早出現的龍舟,似乎是若幹幅敦煌畫。董坐在上面迎接西王母,遠行,象征“駕六龍控天”。畫雖為北朝所作;最早的手稿可能早在漢代。其次,有壹種相似卻又不同的龍舟,仿佛“騎玉鏟,同歸於盡”,如同曹植對洛神的眷戀。雖然壹直是晉代大畫家顧愷之寫的,但可能是後來才產生的。還有臨摹李昭道《阿房宮圖冊》的阿明朝男子,還有幾艘裝飾精美的龍鳳船,悠閑地在清澈的海浪中蕩漾,與宏偉的建築遙相呼應。只是這些龍船有的靠近在水雲中行進的無輪車,有的與五月日照不足有直接關系。從宋代到清代,其他名畫還有張擇端的《錦明申辦》、宋代的《龍舟圖》、元代王振鵬的《龍舟競渡圖》、宋代的《西湖競渡圖》、明代的《龍舟競渡圖》...雖然不大,但是都挺生動好看的,反映了壹些歷史真相。故宮博物院收藏清初十二月的畫卷《端陽五月龍船圖》,分外鮮艷活潑。
此外,明清時期的工人用象牙、竹子和雕刻的紅花制作並填充油漆的龍舟,工藝也很精湛。至於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西南各省沒有民間刺繡。被子、檐篷、門簾、枕頭、圍裙、手帕、頭巾、兒童馬甲、圍兜、花帽等,常以賽龍舟為主題,並以各種藝術手法加以表現,極為精致、精良。在制作這些刺繡時,當地婦女會像往常壹樣,用彩色絲線在圖案中交織個人節日的記憶,新婚母親對家庭的幸福祝願,以及對子女的愛和關心。五顏六色的龍船版畫特別受農村長年生活在漁船和貨船上的婦女和兒童的歡迎,能喚起他們美好的回憶和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