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秤用的木桿比較挑剔,要求線條細膩,木質堅硬。橡木,紅木等等都是很好的材料。
為了保證木桿不開裂,挑選的材料要在幹燥的地方存放兩天才能使用。木頭經過鑿毛刨平後,成為直而細長的橢圓形圓柱體,再用細沙布打磨光滑,部分用蓼珠來回擦拭。
從這個角度來說,秤工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壹個優秀的木匠。木桿兩端包上金屬皮後,桿秤就成型了。
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利用杠桿原理發明了木桿秤。到了唐代,錢、分、毫等單位都加入到了秤中。七分是壹兩,七分是壹分。秤壹直遵循16兩為壹斤的規則,延續了1000多年。
擴展數據:
傳統秤的手工制作工藝;
(1)梁材的選擇:大尺度的秤壹般選用楠木,小尺度的秤多選用秦巴山區中央坡出產的“紅楊木”。木頭陰幹壹年以上,根據要做的秤的稱重要求,用鋸子鋸成合適的長度。
⑵刨平衡木:先用正刨床根據工匠經驗刨圓,達到合適的尺寸,再用反刨床清理毛刺,對平衡木進行初步打磨。
(3)兩個叫“道口”的工匠合作使用墨鬥,用細繩在平衡木上彈出幾條垂直相等的墨線。
⑷安裝“劃痕”:齊壹手持刀自下而上握住平衡木,通過測量找出平衡木上三個“劃痕”的位置;固定好平衡木,在安裝“手柄”的部位打垂直孔(以前用手鉆,現在用電鉆),試著安裝三個“手柄”。
5.銅包焊接:稱重梁兩端需要包上銅皮,將事先準備好的銅皮按照需要的尺寸裁剪,將裁剪好的銅皮放在稱重梁端部進行對比修整,然後用焊錫將銅皮焊接起來。為了方便,也可以用小釘固定的方法把銅包包起來。
[6]安裝“手柄”和秤盤:秤盤是預制的,秤盤上的三根繩子系在秤桿大頭最外側的“手柄”上。
(7)刻度和定星:用“叉子”提起刻度,將不同重量的砝碼依次放入刻度中,測量刻度上的距離,用兩腳圓規將刻度分開,仔細標出星星和花的位置。
(8)釘星形花:根據上壹步標記的位置,用皮帶手工鉆出各個小花點,在鉆出的孔中插入細銅絲,然後剪下,用錘子錘打。
(9)打磨和清潔:用鋼銼和油石沿稱重梁縱向進壹步打磨光滑;在新做的秤桿上均勻刷壹層石灰水,去除油汙。石灰水自然風幹後,用清水沖洗。
⑽平衡木染色著色:楠木平衡木可以利用其天然的木材顏色。用石灰水清洗後,在紅楊木稱重梁上刷壹層肥皂水明礬溶液,然後烘幹;然後均勻刷上準備好的五倍子溶液,再掛壹次稱重梁,使其完全幹燥。這壹次,壹般需要12小時。
在彩色稱重梁完全風幹後,對稱重梁進行最後壹次拋光,使稱重梁光滑,其上的刻度,即“星花”,更容易識別。
參考資料:
稱重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