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刀何時能登大雅之堂? 國內藝術刀匠現狀, 及AKI發展史
任何壹項作品,壹旦有了文化和審美方面的要求,就開始向藝術靠攏了。刀劍也不例外。
AKI,是美國藝術刀匠協會的簡稱。這是壹個封閉式的,由藝術類刀匠組成的邀請制協會。1983年成立之初,協會只有16名成員。後來成員固定為25名,每兩年換屆選舉,只有老的會員離開了,才會有新的會員加入。
AKI通過舉辦展會,在全世界第壹次展示了Art knife(藝術刀)的概念。他們以獨特的視角和精湛的技藝,向大家展示刀劍的藝術魅力,而不僅僅只停留在人們之前所看重的實用性上。
每次AKI展會,除了受邀的藝術家之外,主辦方只邀請175名競拍者參加。每位刀匠大師也只攜帶最多八件藝術刀作品進行現場拍賣。
藝術刀協會的成員以美國刀匠為主,很多成員因為年紀太大或者離世,才給了其他人加入的機會。
1995年第壹位亞洲刀匠吉原義人入選;1997年歐洲刀匠費爾根加入;1999年法國刀匠皮埃爾入會。
AKI歷史上最頂級的三位大師,分別是:比爾莫蘭(美國刀匠協會創始人),鮑勃拉維拉斯(大馬士革刀匠),巴斯克瓦倫斯基夫婦(傳奇類刀劍制造者)。
在國內,很多人對藝術刀的概念還比較陌生。但是人們對刀劍藝術的追求已經漸露端倪。
2015年,匠人工坊最早提出“原創手工刀”概念,倡議國內刀匠增強原創保護意識,停止抄襲歐美刀匠大師,鼓勵創作屬於自己的刀劍作品。雖然響應者寥寥,但是匠人工坊壹直堅持自己的原創理念,經過這幾年的默默耕耘,創作出壹批自己的作品。
2017年,有人在自媒體上發起了“刀劍應當以實用為先,還是以藝術為先”的大討論,參與人數達到上千人,很多人通過這場討論,對藝術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藝術刀永遠不能失去作為刀的本質:實用的切割工具。在保持實用性的基礎上,可以發揮各種想象,賦予它無窮無盡的藝術價值。
這款藝術刀“飛鳥與魚”全手工制作,每年制作20把。它的刀形是魚與鳥的合體,從不同角度看,既像壹只棲息在枝頭的小鳥,又像壹條在水中遊戲的小魚。這款刀的設計靈感,源於壹個淒婉動人的愛情故事。
謹以此刀,祝願天下有情人都能包容彼此,魚鳥合體,永遠幸福相伴。
刀身采用純手工折疊鍛打大馬士革鋼,雲水紋,象征藍天與深海合二為壹;酷似美人魚的鱗片,又像飛鳥炫麗的羽毛。
花紋鋼是古代工匠發明出來,專門用於打造兵器的合金鋼。歷史上最著名的花紋鋼刀劍,有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利士劍,日本武士刀,俗稱“世界三大名刃”。大馬士革刀名列世界三大名刃之首。
刀柄是兩塊純天然猛獁象牙化石。
猛獁象牙化石即猛獁象的門牙,俗稱古象牙,又叫萬年象牙。已發現的猛獁和乳齒象的牙中,約有15%是可用於珠寶業的優質象牙。
猛獁象又稱長毛象,生活在冰河時期,古生物學家在西伯利亞的冰雪地帶,發掘到保存得很完整的長毛象屍體。所以,猛獁象牙的主要來源就是西伯利亞的冰凍層裏。由於資源有限,不可再生,隨著人們不斷的開采和挖掘,猛獁象牙會越來越少,收藏價值也越來越高。
把兩塊擁有上百萬年歷史的猛獁象牙,通過藝術雕刻純鋼鉚釘牢牢鑲嵌在飛鳥與魚的刀柄上,象征愛情亙古不變,永遠不離不棄。
國內的藝術刀市場會不會走向繁榮?中國會不會誕生自己的藝術刀匠協會?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還不得而知。作為刀劍領域的參與者,希望多多支持國內刀匠的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