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BMW 3.0 CSL 由美國藝術家Alexander Calder設計。
1976 BMW 3.0 CSL 由美國藝術家Frank Stella設計,概念是把整部車放回草圖之上。
1977 BMW 320i Group 5 由美國藝術家Roy Lichtenstein設計,圖案代表該車走過的道路和周邊的景象。
1979 BMW M1 Group 4 由著名美國藝術家Andy Warhol設計,圖案是表達車輛馳騁期間的速度感。
1982 BMW 635CSi 由奧地利藝術家Ernst Fuchs設計,圖案和顏色代表多重感覺,包括恐懼、欲望和禱文,以及審美和藝術自由,藉此表達了這車突破了我們生活的空間。
1986 BMW 635CSi 由美國藝術家Robert Rauschenberg 設計,概念是流動藝術博物館,車身貼上他和另外兩位藝術家的作品相片。
1989 BMW M3 Group A 由澳洲藝術家Michael Jagamara Nelson設計,他在黑色車身之上塗上澳洲土著的傳統帕潘亞(Papuya)圖案。
1989 BMW M3 Group A 與之前壹架Art Car是相同型號,兼且同年同樣由澳洲藝術家設計(Ken Done),圖案代表這車的速度感。
1990 BMW 535i 由日本藝術家加山又造設計,主題為「雪、月亮和櫻花」,圖案運用日本傳統剪紙及金泊壓印工藝,將金、銀及鋁片剪成小片貼在車身之上。
1990 BMW 730i 由西班牙藝術家César Manrique設計,圖案表達科技和自然之間和諧地融合。
1991 BMW Z1 由德國藝術家A.R. Penck設計。這位藝術家以類似古文明壁畫的畫風而馳名於世,這車以紅色底色突顯它創作的畫像。
1991 BMW 525i 由南非藝術家Esther Mahlangu設計,車身以她原屬部落的傳統圖案來紛飾。
1992 3-Series racing prototype 由意大利藝術家Sandro Chia設計,主題為「汽車是我們社會中令人垂涎的東西」。
1995 850 CSi 由英國藝術家David Hockney設計,圖案表達在他眼中,汽車的深層意義。
1999 BMW V12 LMR 由美國藝術家Jenny Holzer設計,她考慮到加上漆油的額外重量或損賽車表現,便選擇在車身加上壹句口號「Protect me from what I want」。此口號的完整版本其實是「Protect me from what I want the unattainable is invariably attractive you are so complex you don’t respond to danger lack of charisma can be fatal monomania is a prerequisite of success what urge will save us now that sex won’t?」。
2007 BMW H2R Project 由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設計,在H2R燃氫概念車之上加上另壹個骨架,令它改頭換面,完全脫離汽車設計的框架。
2010 BMW M3 GT2 由美國藝術家Jeff Koons設計,車身貼上79號是向Andy Warhol致敬,圖案是表達速度感。
2017 BMW M6 GT3 由中國藝術家曹斐設計,首次運用AR虛擬技術,任何人只要透過手提電話或平板電腦便看互動地看到圖案。
2016 BMW M6 GTLM 由美國藝術家John Baldessari設計。雖然去年底面世,但官方編定為第19架Art Car。貫徹作者的簡約風格,白色底色車身只有數個顏色圖案,以及車側有Fast的字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