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藏書票,裏面有文字和圖畫,集繪、刻、印於壹體,可歸類於篆刻藝術、版畫藝術。人們常稱其為“紙上寶石”、“微型版畫”等。
圖書收藏者用以標明圖書所有權和表達其個性愛好的壹種印跡。又稱藏書印。中國西漢時期就已出現藏書章。古代藏書家為辨明圖書的歸屬,征信於人,常在自己的藏書上蓋上印章。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號、鄉裏、祖籍、藏書處所、官職、鑒別、授受、告誡、記事、言誌等內容。
中國古代藏書章對於後人了解文獻的收藏和流傳以及鑒別古籍版本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現代圖書館也常在所藏圖書資料上加蓋藏書章。全稱如“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書”、“北京圖書館藏刊”。有的藏書章上還有入藏日期或圖案。有的則采用不帶色的鋼印。圖書的藏書章壹般蓋在書名頁的下方正中,也有在書名頁蓋章以外,還在書中固定的某壹頁和在最後壹頁的下方正中各蓋壹個章。期刊和其他資料則多將藏書章蓋在封面上。
藏書章形狀多半是正方形和長方形,也有其他不規則形狀。現代圖書館的藏書章形狀多樣,除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外,還有圓形、三角形、棱形、橢圓形等。藏書章的用料也有多種,有木質、石質、金屬、動物骨、象牙、塑料、有機玻璃等等。
藏書章:藏書票與郵票等印刷類藏品比較有幾大特點:中國藏書票大多是手工制版、手工印刷、套色,壹般僅印幾十枚,因此它的工藝性和稀有度均非機制印刷品可比。許多藏書票的作者都是中國藝術界大名鼎鼎的畫家,如李樺、彥涵、楊可揚、古元、莫測、陳雅丹、梁棟等,他們親手設計、刻版、印刷,使每枚藏書票都成為壹幅獨立的版畫藝術品。特別是他們的壹些藏書票是為著名作家、藝術家特制的,如莫測先生為詩人艾青所作書票、陳雅丹女士為端木蕻良所作書票等,都是作者與票主均為名家,這類書票尤其具有藝術性,文化與書卷氣特別濃厚。依照慣例,書票的創作者要在每枚書票上親筆簽名,這樣妳在收集到壹枚書票的同時,也收集到了藝術家的簽名,壹舉數得! 藏書票的原作是用版畫技法手工印刷,從書票畫面或背面中可以看出印刷過程中所留下的版痕和印跡,這些是大批量印刷無法達到的。仿真印刷的藏書票壹般沒有作者簽名,更不會有印痕,如: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分別出版了為校慶而制作的紀念藏書票,書票設計得很好,圖案也具史料價值,出版社又作了毀版的公正處理,因此,幾天之內就被搶購壹空,這無疑為宣傳和普及藏書票這壹藝術形式做了壹件好事,但從收藏價值看,它只是壹套限量的印刷出版物,並不是藏書票原作。 收藏書票還要樹立精品意識,註意收藏名家或名人的書票,例如,李瑞環、錢鐘書都曾委托版畫家制作並使用藏書票,這類藏書票,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更具收藏價值,另外,還要在收藏實踐中不斷提高藝術欣賞能力,以便收藏到真正的藏書票精品。堅持下去,相信壹定能在收藏過程中獲得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