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公元前340年,楚國愛國詩人、醫生屈原面對亡國之痛,悲憤交加,於5月5日將壹塊大石頭扔進了古洛河。
老百姓為了防止魚蝦對他身體的傷害,就把大米裝在竹筒裏,扔到河裏。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人們會把大米裝在竹筒裏,扔到河裏去祭奠。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粽子“筒粽子”的由來。
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到了晉代被正式定為端午食品。
2.寓意:
最初粽子的含義是用來祭祖和祭神的,因為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壹個邪惡的月份和日子,每年的五月五日必須舉行祭祀,以消除瘟疫,驅邪,尋求好運。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變化,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這是繼承傳統的壹種表現。不同地區的粽子種類繁多,但吃粽子的意義是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