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漢代統治者以外的人的墓葬可以用龍紋嗎?

漢代統治者以外的人的墓葬可以用龍紋嗎?

龍紋已經成為青瓷和白瓷共同的裝飾題材。從東漢到唐代,龍紋大多以疊、揉、印的方式展示。典型器物有東漢堆砌的人獸紋蒜頭瓶、南北朝的青釉蓮花像、隋代的白釉雞頭壺、唐代的青釉鳳頭龍柄壺等。獨特的是,此時的龍紋常與人物、動物、鳥類、蓮花等造型圖案結合使用,體現了人神溝通的宗教思想。這種創作構思與當時人們對道教的信仰以及佛教傳入中國有關。

五代到元代,民間瓷器基本沿襲前朝的格局。元二年(1336),元朝廷下令“禁止穿麒麟、夫妻、白兔、靈芝、兩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子、赭石黃等衣服”(《元時宇賦》)。

明清時期是龍紋的全盛時期,圖案主要繪於釉下彩和釉上彩,但也有印刷、雕刻和疊制的。除了雲龍紋、龍鳳紋、雲濤龍紋、海水龍紋等題材外,明清時期更流行盤龍戲珍珠紋和雙龍珍珠紋,與艾龍朱寶的民俗相契合。相對來說,元代的寶珠壹般都比較小,大部分都畫成空心的圓圈。明清珠子壹般較大,形似火球,多與火焰紋壹端相連,故稱火珠紋。更重要的是,明清時期龍紋的上頜骨出現了雙須。同時,明清時期的龍紋還出現了花間龍、蓮池龍、翼龍、額龍、李龍等形態,這是前代所未見的。五爪龍紋被政府壟斷,貫穿明清。

也就是說,在漢代,龍紋並不是皇家壟斷的專屬裝飾,元代以後才逐漸發生變化。

  • 上一篇:壹篇關於清明節的英語短文
  • 下一篇:海南必去的十大景點排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