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又名“湯團”、“漂浮的紫苑”,是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壹。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元宵節中最具特色的食品,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相傳,湯圓起源於宋代。即以黑芝麻、豬板油為餡,加少許糖,外搓糯米粉成圈。煮後口感香甜綿軟,回味無窮。同時,湯圓象征著家人團聚,吃湯圓也意味著新年的家庭幸福和團圓,所以它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必備食物。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
差額1,生產方法
做元宵比做湯圓稍微復雜壹點。元宵先拌餡,拌均勻,攤成薄片,再切成小方塊。然後把餡料扔到裝滿糯米粉的籃子裏滾,邊滾邊灑水,直到餡料互相撞擊,滾成壹團。湯圓是像餃子和餃子壹樣做的。先將糯米粉加水揉成團,再將壹個小球擠成圓形。然後把準備好的餡料放進去,揉成乒乓球那麽大的球。
區別二,外觀
北元宵,南湯圓。因為做法的不同,在外觀上還是有細微的差別的。吃過元宵和湯圓的人都會知道,元宵的外觀是粉狀的,湯圓的外觀是光滑的。這兩者很容易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