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線雕是從古代佛像的表面裝飾技法逐漸演變而來,最終獨立發展起來的壹種工藝類型。唐代的泉州,造像藝術興盛,出現了用漆線“飾佛”的工藝。後來受宋元線雕技法,特別是粉泥線雕的啟發,工匠們用堆漆、粉雕等技法來裝飾雕像。到明末清初,漆線雕技術逐漸形成,並有較大發展。
廈門漆線雕起源於同安馬巷鎮西竹軒作坊,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到了晚清,漆線雕的工藝水平進壹步提高,技法更加純熟,粗細線條的運用更加靈活,漆線雕的立體疊加技術也逐漸成熟。通過燙金、調色,達到了“錯金雕刻”的藝術效果。
繼承意義
1.漆線雕藝術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體現。傳統漆線雕藝術是由男性傳給女性的。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漆線雕藝術已經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2.傳統漆線雕藝術面臨失傳的危險。80年代以後,由於現代科技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工藝普遍被忽視。此外,漆線雕原始、復雜,難以掌握。歷代工匠技藝無文字記載,受民間秘傳影響,泉州(閩南)漆線雕有失傳的危險。
經過漆線雕藝人的努力,結合現代科技成果,漆線雕已經從單純的漆線雕工藝轉變為具有中國三大工藝特色,具有景德鎮陶瓷的典雅,福州脫胎漆器的神韻,北京景泰藍的輝煌。漆線雕表現出更豐富的流派,更時尚,更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