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西北和吳越發現了唐五代的版畫。作品大多簡潔帥氣,刀法神奇。
版畫的發展壹直與書刻行業息息相關。宋元時期的中心在福建建安和浙江杭州,明代遷至南京和北京。但真正讓版畫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是徽州版畫的興起。自公元15世紀以來,徽州版畫壹直以雕刻而聞名,有林等專家,尤其是黃、王等名家。
明清時期,新安黃氏宗族刻書200余種,會畫圖的有100余人,成為壹支龐大的隊伍。代表作有《修身圖說》、《古代列女傳》等。當徽州版畫以典雅精致的風格風靡世界時,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蘇州等地的版畫插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擴展數據:
版畫的藝術特征;
1.盡可能利用物體的本色來表現木味(木刻)。
2.巧妙運用“留黑”的手法,對所描繪的人物進行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獨特的藝術效果。
3.充分發揮雕刻水印的特點,使大塊雕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通過巧妙的構圖,以飽滿與疏密、簡約等不同風格來襯托主題風格。
鄭振鐸先生曾說:“梨棗畫為弘揚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對版畫藝術地位的恰如其分的描述。
版畫具有視覺審美的平面造型及其純藝術功能。版畫具有藝術表現過程的間接性、藝術結果的多重性和印記藝術的審美特征。
百度百科-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