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是壹種傳統手工藝。藝術家用竹子編織各種實用和裝飾物品,如籃子和涼席。東陽竹編以其精細的編織工藝和獨特的設計而聞名,是中國傳統竹藝的代表之壹。
擴展內容
浙江竹編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壹。竹編工藝精湛,主要發展在新昌、富陽、東陽、嵊州壹帶。浙江竹編工藝產品的款式和外觀多樣,精美絕倫。在制作浙江竹編的過程中,主要講究精細,造型也很別致。
浙江竹編主要以其精美的工藝產品、優美的造型和古樸的色彩而聞名。
東陽竹編
浙江東陽風格優美,制作精細,造型獨特。浙江東陽竹編和木雕並稱為“東陽兩絕”。據史料記載,浙江竹編起源於東陽,東陽竹編技術采用壓、串絲、彈花、插筋等方法。切好的竹子薄如紙,薄如發,制品精美、典雅、精致。
籃、盆、盤、盒、壁掛等日常用品,因其美觀大方、攜帶方便而備受遊客青睞。隨著生產的發展和技術的創新,東陽竹編已從簡單的日用品迅速發展成為以人物、花卉和動物為造型的裝飾性陳設品。
新昌竹編
浙江竹編是新昌縣的傳統民間工藝品,竹編工藝精湛,富陽竹編工藝品風格優美,制作精細,造型獨特。蘇以其制作精美、造型優美、色澤古樸而聞名。具有民族風格的竹制品,如動物造型的盤子、籃子、燈座、花瓶、藍漆盤子、屏風和人物都很有特色。
其中《老壽星》、《洋洋得意》、《天壇》等傳統題材作品制作精美,造型優美,形象生動,在新昌竹編中閃耀著奇異的光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門口,有壹面雙面竹屏——竹石畫,飾以奇石,做工精美,見證者無不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