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形俯臥位也叫休克位,頭部和胸部的角度約為10 ~ 20°,下肢為20 ~ 30°。主要目的是保證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
擡起上半身有利於呼吸,因為患者躺下後可能呼吸不暢,擡起下肢有利於下肢血管的血液回流心臟,增加回流心臟的血量,有利於搶救。
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患者采用半坐臥位,可利用重力降低膈肌位置,擴大胸腔容積,同時降低內臟對心肺的壓力,從而改善呼吸困難。
休克體位特別適用於失血性休克或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也可用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搶救。在休克和液體復蘇前,病人應采取休克體位,保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然後進行液體復蘇。對於休克患者,需要根據不同的原因給予不同的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患者的病情。
常見的處理方法如下:
1.壹般措施:患者體位呈凹形臥位,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體溫,給患者吸氧保溫,必要時給予鎮靜治療。
2.液體復蘇: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學特征是缺乏有效的循環血容量。為了挽救休克患者的生命,應積極給患者補充水分。通常,補液的目標是維持患者平均動脈壓在65mmHg以上。補液的種類包括結晶液如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氏液,膠體液如羥乙基澱粉、人血白蛋白、血漿等。
3.血管活性藥物:在充分液體復蘇的基礎上,如果患者血壓仍然較低,給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多巴胺等。來維持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