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笙音域狹窄,壹般只用於合奏或伴奏,很少用於獨奏。在演奏壹段音樂的時候,聲音不夠的時候,往往是由聲音來演奏。如今,改革後的笙已成為壹種表現力豐富的獨奏樂器,既能演奏出雄渾有力的曲調,又能演奏出優美抒情的旋律,如《孔雀開屏》、《鳳凰展翅》等。
笙的傳播與影響;
笙在中國對西洋樂器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笙最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波斯,1777年,法國傳教士阿米奧德將笙傳到歐洲。
1780年,居住在俄羅斯的丹麥風琴制造商科斯尼克(Kosnik)模仿我國笙的簧片原理,最先制作出風琴的簧柄,隨後風琴開始使用柔軟宜人的自由彈簧。18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雅士泰林曾撰文稱贊笙是“最受歡迎的中國風琴”。後來,它促進了其他自由簧片樂器的出現。
1810年,法國樂器制造商Grenier制造了風琴;1821年,布希曼在次年發明了口琴和手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