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註重“德”的作用。所謂德,就是能夠正確履行自己職責壹種品質。在傳統中國哲學中,四季變化都是天的德。生養萬物是地的德。周朝代替了商朝,周人認為是自己的德起了決定作用。殷商失去了領導天下的德,所以失去了天下。周人履行了領導天下的職責,所以得到了天下。所以,周立國以後三千年,中國人壹直註重德的培養。這種觀念,被用來觀察分析人的生理現象。
德的觀念,影響了中醫學對疾病的看法。中醫學認為,如果壹種生命力不能正確發揮自己的職能,無論是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還是過分的發揮了作用,都可能導致疾病發生。這是因為人體會對這種失職做出反應。 這種來自身體內部的不平衡,導致了人體發生主動反應,因此出現疾病,這時候直接對疾病的結果進行糾正是無效的。正確的解決方式只能是激發人體生理功能,使之重新平衡。 與上述病因相反的情況,如環境因素驟變,人體無法適應而受到外來傷害,則要采取直接保護身體的措施。這時候的治療方法才與現代醫學是壹致的。也就是,發現高熱就要退熱,發現頭痛就要止痛。 在中醫方面,這是直接對人體生理不平衡的矯正。
由此可見,中國人心中的“道”和“德”是他們心身問題的根源,也孕育了解決他們心身問題的方法。其科學性不在於微觀探索,而在於對心身問題的真切體會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