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的舞獅表演始於明清。是廣東省地道的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瑰寶。傳統民間習俗認為舞獅可以驅邪驅鬼。
因此,每逢佳節倍思親,如新張慶典、春節比武等,人們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興。200多年來,在慶祝紅色的節日和慶典上,舞獅被用來娛樂人們,祈求和平和好運。舞獅表演已成為當地人民乃至湛江市人民喜愛的活動。
近年來,濉溪縣順勢而為,加強組織,積極扶持,全縣民間舞獅表演空前活躍。
表現形式:
濉溪民間醒獅的表演形式壹般分為傳統醒獅和高樁醒獅。
傳統的獅子主要是用安裝在地面上的凳子、桌子和梯子,以及鍋、桶和蘆葦來表演。
另壹方面,高樁獅對傳統套路進行了改進,在高0.05米、高近3米的樁上表演更加驚險和高難度。
舞獅者在傳授舞獅藝術時,對每壹個動作都有民間口語化的稱謂,如:天狗追日(空中推人)、犀牛望月(180度轉回身腿)、蜻蜓潑水(扭腰繞地)、龍躍雲(連環跳);
背靠背翻筋鬥(翻筋鬥落地)、風火輪(高樁側翻)、懸崖尋寶(雙足鉗單樁)、蕩秋千(180度空中旋轉占空間)、摘靈芝菜、掛樁接腿)、金雞獨立(壹腳在腿上)、壹柱擎天(兩腳在肩上);
孩子們拜見觀音(彎腳坐頭),坐直馬(在鋼繩上劈叉),從橋底取寶(在橋上倒掛采青花),轉圈(交換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