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采茶戲,俗稱“茶花燈戲”、“花燈戲”,有“客家藝術之花”的美譽[1]起源於江西省安遠縣九龍山,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以九龍茶燈為基礎,吸收其贛南民間藝術而逐漸形成,主要流行於贛南、粵北、閩西壹帶,並壹度流傳到廣西南部。贛南采茶戲由民間歌舞發展而來,內容貼近生活,語言幽默風趣。
相關說明
2006年5月20日,贛南采茶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65。
2016年10月9日至2012年6月9日,湯顯祖戲劇獎、地方戲曲經典傳統小戲、折子戲大賽復賽在湯顯祖故裏江西撫州舉行,贛南采茶戲在北方展演。
2018年4月23日-4月27日,由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南昌市文化館(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承辦的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高級研討會在南昌召開。舞臺上展示了國家級非物質代表項目——贛南采茶戲。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贛南采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