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灸法1,取穴:分三組。①大椽(第壹胸椎棘突下1寸)和膏藥;②氣門、脾俞;③舒菲和神樹。
2.操作:艾灸藥物的制備:按白芥子50%、細辛30%、甘遂20%的比例稱取藥物。* * *研成細粉,用鮮姜汁調和,制成直徑為65438±0cm的藥餅。每年初壹、初二、初三進行治療。敷的時候先在藥餅表面撒壹點麝香,用4平方厘米的膠帶將藥餅敷在穴位上,1-3小時。如果患者感到難以忍受的燒灼感,建議提前取出藥餅。兒童用藥半小時即可。有的患者貼藥後出現水泡,可塗上龍膽紫,覆蓋消毒敷料。以上三組穴位依次選取,三次為壹個療程,每年完成壹個療程。孕婦應慎用此法。
針灸
1.取穴:常見點:唐寅、鼻通(鼻骨下凹陷處,鼻唇溝頂端)。
備用穴:百會、項英、合谷、風池穴。
2.操作:以常用穴位為主,酌情增加備用穴位1-2。唐寅穴采用30 # 1.5寸細針,提捏法進針,穿刺2穴。上火後,針尖向下,沿皮下層慢慢刺入1寸,通過扭轉、轉動的方式提針、進針,使針感覺正對鼻子、內側、鼻腔。對於鼻通道的點,先用1寸30號針穿刺2點。生氣後,針尖沿著皮膚向唐寅方向傾斜,直到鼻腔感覺發脹。留針20分鐘,每5分鐘針1次,用啄鳥艾條灸百會穴15-20分鐘。待腧穴得氣後,應用提插法,接通電針儀,連續波適宜患者耐受。持續30分鐘。以上方法,每天針灸1次,艾灸壹天兩次即可。10天為壹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