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我國的主體民族,傳統的食物結構以植物原料為主。主食是五谷雜糧,輔食是水果蔬菜,外加少量肉類。壹些主要從事畜牧業的少數民族以肉食為生。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中國進入農耕社會,人們的飲食以谷物為主。但由於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谷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中國有兩種不同的主食類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前者主要是小米,後者主要是大米。水稻幾乎是南方水田唯壹可選的主糧作物,而北方旱地則有小米、黍、麥、糯米等作物可供選擇。戰國以後,隨著碾磨的普及應用,面食逐漸盛行,小麥的地位凸顯。北方的小麥已經逐漸取代小米,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但是南方的大米經歷了幾千年,作為主食的地位從未動搖過。不僅如此,唐宋以後,水稻被源源不斷地轉運到北方。中國歷史上曾有“蘇湖熟,天下足”“胡光足,天下足”等諺語。蘇湖和湖廣都盛產大米。這體現了大米的重要性。明清時期,中國人口增長迅速,人均耕地銳減。甘薯、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的傳入,對我國食物結構的變化產生了壹定的影響,成為丘陵山區的重要食物來源。中國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壹種多糧少肉的食物結構,這種結構在普通人身上更為明顯。長期以來,肉類在人們的食物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很小。食品的動物性原料中,豬肉、禽肉、禽蛋占很大比重。在北方,牛羊奶酪占有重要地位;南方和沿海地區湖泊多,水產品比重高。直到今天,中國的食物結構雖有所調整,但仍保持著傳統食物結構的基本特征。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肉、禽、蛋、奶的比重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