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閩南為什麽會有中秋蛋糕遊戲?

閩南為什麽會有中秋蛋糕遊戲?

博餅(後記餅)是數百年來閩南人特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獨特的月餅文化,是閩南人對歷史的傳承。相傳,中秋節薄餅是駐軍時,為解除士兵對中秋節的熱愛,鼓舞士氣,由生活部的發明的。於是,代代相傳,成為今天閩南特有的民俗。

中秋節搖頭晃腦起源於泉州府思明府(今廈門島)。據說是鄭成功部徐紅發明的,是閩南特有的漢族民俗活動,是餅文化的延伸。博餅是中秋節期間流行的娛樂活動,參與者的獎品由六個骰子投擲結果的組合決定。傳統獎品是大小不壹的月餅。過了壹會兒,有1中獎,2個對手,4個中獎,8個中獎,16中獎,32個中獎。據傳說,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們未來壹年的運氣。

在閩南,中秋節賭餅也成了壹種商業活動和大眾遊戲[1]。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出版的《福建風光誌》記載,在泉州地區,中秋節有“搶餅”的習俗。在臺灣省中部和東部的壹些城市和農村地區以及臺灣省的離島金門縣,中秋節吃莊媛餅的習俗仍然流行。在金門,晉城市吳厝社區發展協會每年都會舉辦中秋社區聯歡晚會,還有博莊媛蛋糕大賽。

  • 上一篇:中國飲食民俗的地域差異
  • 下一篇:人物剪紙主要以什麽為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