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是因為在元朝統治時期,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壹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而變成了民間的傳統美食了。
1,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壹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壹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2,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3,月餅的制作方法:
壹,將白糖漿、堿水、生油、面粉壹點點的融合,和成面團.面粉、白 糖漿、堿水、生油的比例依次為5:4:1.4:1.和好面分成小團。
二,包入餡,有模子最好放進去,沒有模子就自己瞎捏吧。
三,在表面塗蛋液(3個蛋黃壹個全蛋)。放進微波爐裏,不要太大的火,大約中火就好,3-5分鐘拿出來看壹下,並且刷壹層蛋液,2-3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