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是皮外傷,父母不敢損傷。孝也是始。站在大街上,在後世揚名立萬,以示父母,也是孝道的終結。孝道始於保持身體完整,止於做官和光宗耀祖。所以西方的中國傳統文化裏沒有“孝”。在家庭意義上,“孝”體現了對父母絕對權威的服從;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孝”就是對統治者的敬畏和絕對服從。“這也是孝順容易得罪,臉皮厚。那些不善於犯錯卻善於制造麻煩的人不得而知。”——論語學習。即壹個人如果能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就喜歡得罪上級,這種情況不多見;不喜歡得罪上級卻喜歡造反的人從來沒有過。因為家國同構,君父同倫,君為天下之父,孝為忠君之道。正所謂“孝為君之理也。”孝順,就是尊重和服從父母;孝是對主人的忠誠。違背主人個人意誌制定的方針政策就是“不忠”,殺死統治者就是大罪。牽連九族,牽連身體有問題的父母,都是不孝,更何況人頭落地,父母兄弟妻兒都要上墳,這才是最大的不孝。所以“孝”的範圍大於忠。這樣,“孝”從人倫的角度實現了其“和諧”社會的政治目標。
建議領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