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福建土樓顧名思義就是以生土為主要原料的建築,而客家人多喜歡以土樓作為他們的住所,這得從歷史的源頭開始。
土樓是客家先民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還有人贊譽“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我們也能夠從土樓的結構和分布中看出客家人的好客和熱情。
土樓還有壹種含義就是“土樓房”,跟現代的“洋樓房”成對比。土樓建築是低樓層,給人的是壹種原生態而溫馨的家的感覺,這應該也是客家人喜歡用土樓作為他們房子的原因之壹。
我們住慣了現代工業的高樓大廈,對於土樓這樣原生態的古式建築,難免有壹些向往。
客家土樓主要有3種典型,就是五鳳樓、方樓、圓寨。五鳳樓,府第式民居,是客家人傳承中原建築文化的重要標誌之壹。
五鳳樓由“三堂兩落”組合而成,呈前低後高、層次分明的建築格局。方樓是以祖祠為中心,四周夯土墻按正方形嗣合的通廊式土樓。
在古時候,土樓還作為戰爭時期的防禦工事而存在,在抵抗敵人和盜賊的入侵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圓寨又稱圓樓,與福建當地的圓形圍寨、圍堡及沿海的抗風要求有關,產生的自然和文化背景比較復雜。這也是客家人到現在還喜歡用土樓作為他們的房子的其中的原因,它自然,富含歷史文化,溫馨而又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