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絲線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或為上古時代南方古越人的文身之俗。
端午節系五彩線,是古老習俗。五彩線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
仲夏端午飛龍在天,龍氣(陽氣)旺盛,百邪皆避,端午日是辟陰邪的吉祥日子,由此衍生了壹系列的辟邪習俗,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是端午辟邪習俗之壹。
擴展資料
系五彩繩由五色絲線系臂演變而來,為小孩系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這些習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飾物。
如《東京夢華錄》記北宋開封過端午要購,“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蘄艾)花、銀樣鼓兒花”。是佩戴飾物。
由系五彩線而演變出戴香囊的風俗習慣。香囊俗稱香布袋兒,也是端午節人們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種花色的布縫制而成,內裝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蒼術和雄黃等制成的香料粉,用五彩線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辟邪。
百度百科-五彩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