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霸王別姬》又名《皮黃》,由西皮和黃兒兩個基本聲部組成,還唱壹些地方戲(如劉孜調、吹簫調)和昆曲。1840左右在北京形成,盛行於三四十年代。它有時被稱為“國劇”。現在還是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劇。它是中國現代戲曲的代表,業務全面,表演成熟,氣勢恢宏。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有200年的歷史。另外,“京劇”也是壹個網絡詞,意思和“怕”壹樣。
基本解釋
[京劇]中國主要劇種之壹,徽調和漢調在清朝中葉傳入北京,並相互融合。口音以西皮和黃兒為主,伴有胡琴和鑼鼓,流行於全國各地。
詳細說明
又稱“京劇”。中國最受歡迎的戲劇之壹。
徽派四班在清朝乾隆末年入京後,與嘉慶、道光年間來自湖北的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昆曲、秦腔的壹些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壹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發展。
基本概念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傳統劇種之壹,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劇和漢劇和諧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壹些劇種的優點和特長而逐漸演變而來的。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唱是黃兒和西皮,所以京劇又叫“皮黃”。京劇中其他常用的唱腔有南梆子、四平調、高八子、吹。京劇傳統劇目約有1000個,經常演出的約有三四百個。其中,除了徽劇、漢劇、昆曲、秦腔外,還有相當壹部分是由京劇藝術家和民間作家創作的。京劇擅長用歷史題材表現政治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劇本。不僅有全劇,還有大量折子劇,此外還有壹些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