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巷,或者叫“六尺巷”,出自於壹段歷史典故。
史料記載,張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書於後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
後人用“仕義巷”(或“六尺巷”)蘊含的故事內容,表達寬容、忍讓、豁達是壹個人有涵養、有品質、有品位的重要表現。作為人沒有必要和別人斤斤計較、爭強鬥狠,給別人讓壹條路,就是給自己留壹條路。在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仁義巷”的故事表達的不僅是有德之人的謙和禮讓精神,實際上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
歷史故事
清朝時安徽省桐城,有壹位大學士名叫張英,在朝廷做宰相。
他有壹個姓葉的鄰居在地方上當地方官。這位鄰居在蓋房子的時候,把自家的院墻往張英家挪了三尺。張英的妻子馬上修書壹封到京城,請求張英主持公道。
張英看完書信後回了壹封信,這封信的內容是壹首詩,詩曰:“千裏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他妻子收到信後不但沒有跟葉家計較,還把自家的院墻扒掉,往自己家裏面退了三尺。葉家壹看很汗顏,結果把壘好的院墻扒掉,往自己家裏又退了三尺,於是就有了六尺的巷道。壹時間,兩家處理問題的做法傳為美談,這段佳話也成桐城人以禮待人的壹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