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堂教授自己說,他把每壹個通知都當成自己的作品,寫自己的感受,寫自己對書法的理解。他這樣做只是為了把自己的作品傳遞給每壹個收到作品的學生。他希望有人像他壹樣喜歡書法藝術,希望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可能也是老教授的心聲吧!
書法是壹門藝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有所成就。當然,對於壹個85歲的教授來說,這也是壹種書法素養,他也有自己的體會。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去沈澱,用心去琢磨和理解,用心去研究。很多人覺得寫得好就是書法藝術,這就是境界的差別。
有些名人喜歡書法。許的字寫得很好,但她不知道怎麽做。她經常在社交網絡上展示自己的書法藝術。另外壹個明星也很喜歡書法藝術,那就是孫儷,她經常寫字,展示她的書法藝術,這些都是壹種傳承,而文化的傳承就是通過這些人壹點點的去傳播和影響別人,讓我們的藝術得以傳承。
其實需要傳承的不僅僅是書法藝術,還有很多優秀的文化,比如繅絲技術,始於唐代,到了宋代相當普及。現在從事的人不多,只有壹千人,很多人不願意學,因為嫌麻煩效果不好。越是這樣的文化,人們越應該繼承它,發揚光大。妳認為還有哪些藝術形式需要發揚光大?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