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意義上,春節從12月23日或24日的“小年”開始,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春節是增進人們感情的紐帶,讓大家在這個歡樂祥和的節日裏歡聚壹堂。節日問候傳遞著親人與村莊之間的親情倫理,維系著春節的可持續發展。
年前打掃房子裝修,過年前打掃房子。我們稱之為“掃塵”。掃塵的目的是為了掃除壹切厄運和厄運,以祈求來年平安吉祥。並且在家裏盡可能多的放上紅色的裝飾品。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竈神。祭竈的時候,要提供壹些食物,清理竈臺。很多家庭會在廚房貼上竈神的畫像。
吃壹頓傳統的年夜飯,菜也是傳統的,但由於各地風俗不同,就不贅述了。在除夕夜,大多數人會遵守守歲的習俗,熬夜迎接新年。
大年初壹淩晨,為了新年有個好兆頭,先放鞭炮,鞭炮聲響後,紅碎滿地,稱為“滿堂紅”。這時,街上充滿了憤怒和歡樂。
走親訪友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事情。常年很少見面的親戚朋友,過年的時候好好聚壹聚,增進感情。
元宵節的正月十五,甚至是春節的末尾,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是以熱鬧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顧名思義,吃元宵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而猜燈謎和賞花燈也是元宵節可以進行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