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榫卯結構是什麽樣子的?寬松?但在外力作用下,扭曲的鋼筋和釘子是無法恢復的。但如果榫卯結構發生位移,通過輕微的震動就能自動恢復原狀,依然貼合良好。當然,這種手法壹直延續至今,在很多木質家具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這種手法,但是釘子的出現讓這種手法變得死板。當然,釘釘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符合當下追求效率的社會。
作為中國建築史上的關鍵壹環,榫卯技術源遠流長。早在河姆渡時期,榫卯系統的雛形就已經存在。現代考古發現,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巨大柱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下室建築復雜。考古人員推測,巨量木材需要經過計算後進行分類處理,需要有人在現場指揮施工。
這種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智商很高。因為這個?酒吧類型?建築的設計既能防潮又能防止野生動物的侵擾,是中國南方傳統木結構建築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術的應用,可以將中國榫卯技術的歷史向前推進2000多年,考古學家稱之為7000年前的奇跡。這項技術從出現開始就壹直在使用。由於榫卯結構咬合力強,韌性大,有的建築能抵抗很大的應力,有的建築壹百年也不會今年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