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流程:
1,大米浸泡:目的是使澱粉吸水,便於蒸煮糊化。傳統的浸米工藝持續18~20天。主要目的是獲得大米浸泡漿液,用來調節發酵醪液的酸度,因為漿液中含有大量的乳酸;
2.蒸飯:目的是糊化澱粉;
3.滴罐發酵:蒸熟的大米通過風冷或水冷落入發酵罐,然後加入水、麥曲(占生米的65,438+00%)和酒曲(約占發酵醪的65,438+00%)控制總重量為300-340 kg(以生米的65,438+000 kg計)並混合。落缸10~12小時後,產品溫度上升,進入主發酵階段。此時發酵溫度必須控制在30 ~ 365438±0℃,通過夾套冷卻或攪拌來調節醪液溫度,使酵母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4.後發酵:主發酵結束後,發酵變慢,可將酒醪移入後發酵罐,控制產品溫度在15~18℃,靜止發酵20~30天左右,進壹步發酵酵母,提高酒的風味;
5.壓榨、澄清、消毒:後發酵結束後,用板框壓濾機分離黃色液體和酒糟,低溫澄清2-3天。上清液經棉餅過濾器吸附過濾後,送入換熱滅菌器,在70-75℃下滅菌20分鐘左右,以殺滅白酒中的酵母和細菌,使白酒沈澱物固化並進壹步澄清,固定白酒成分。滅菌,趁熱罐裝,密封包裝,陳釀壹年。成品黃酒要求酒精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