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古猿生活在400萬年前到654.38+0萬年前。1924年,在南非的陶昂首次發現了壹個幼蟲的頭骨化石。後來,在東非和南非的其他地方也發現了這樣的化石。因為它們下顎突出,沒有下巴,頭骨較低,前額向後,所以看起來像猿;但腦體積近600 ml,顱腔內橫紋也較復雜,眉脊不太發達,牙齒排列緊密,沒有巨大的犬齒,顱底孔位置在前,髖骨較寬,說明能直立行走,接近人。學者們將這些標本分為4屬6種。隨著研究的深入,壹些新的屬名(如“魁人”、“扁人”、“東非”等)已被廢棄。近年來,學者們同意合並為壹個屬,即南方古猿,屬於人科,它又可分為兩種類型,即瘦長型和粗壯型,前者以非洲古猿A.africanus為代表,後者以粗壯古猿A.robustus和鮑氏南猿為代表。20世紀70年代,生活在35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ustralis)化石在非洲埃塞俄比亞阿法爾被發現,命名為A.afarensis,俗稱“露西”。有些學者,如美國的唐納德·約翰遜(Donald Johanson),認為阿法南猿不僅是非洲南猿的祖先,也是早期猿類“能人”的祖先。壹方面,從Afa種通過非洲南猿到粗壯南猿和鮑曼南猿;另壹方面,他通過能人和直立人發展成為智人。這大概就是人類400萬年來起源和發展的大致情況。
上一篇: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下一篇:原材料的采購成本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