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20世紀80、90年代曾經有兩處出土文物,被壹些古箏界人士認為是箏,因其系在我國東南的古越地出土,還曾被稱為“越箏”。其中兩件是1979年江西貴溪崖墓出土的,另壹件是1991年江蘇吳橋出土的。有的文章曾將這兩處出土文物用作春秋末期或戰國初期十三弦箏存在的證據。
發展:
遠在戰國時代的秦國境內(陜西省),箏就已經流行,當時稱為“秦箏”。此後,又流傳到了河南、山東、廣東、浙江、內蒙古等地。由於歷史的變遷和地域的影響而造成了地方風格、演奏技法等的不同,並因此形成了當今各種不同的古箏流派,使古箏的發展日趨繁榮。
箏在漢、晉以前設十二弦(見魏·阮璃《等箏賦》“弦有十二”)。
隋唐時期,箏由十二弦增至十三弦(見唐·岑參《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明清以後逐步增至十五弦,清光緒年間出版的《大清會典》記載:“秦箏十五弦,似瑟而……”
清末至民國初出現了新制的十六弦箏,這種十六弦第也就是中國近百年來流行的傳統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