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周迅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不懈才坐上了四大花旦的座。在他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培養他的藝術氣息,在他出道的時候只會唱歌不會跳舞。
而當初章子怡正在西城區少年宮學習舞蹈,李冰冰剛讀上雞西師範學校,為日後成為壹名合格的幼兒園女教師做準備,徐靜蕾則在北京80中的櫥窗裏,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為以後和王朔談笑風生做知識儲備。而來杭州的周迅,已經吃到了改革開放的第壹波文藝紅利,開始出道賺錢。文藝女青年鼻祖張愛玲女士說的「出名要趁早」,可不是句瞎話。
之後1990年,改革春風吹大地,文藝界人士各出奇招,各憑本事掙錢。會唱歌的翻唱鄧麗君,會照相的就拍掛歷。當時,壹本掛歷10塊錢,壹套掛歷輕松可以買30至50萬本,年利潤達800萬元。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比如今的互聯網估值翻倍還誇張。當時的浙江人美社單獨開辟了「年畫掛歷編輯室」,專拍市場銷量最好的大美人掛歷。大美人掛歷分兩種,有錢的請當紅電影明星出鏡,沒錢的就去藝校物色。
以前的周迅,正在練功房和藝校同學壓腿,萬萬沒想到被練功房外人美社攝影師錢豫強看到了:她壹直在左顧右盼,他發現她的眼睛會說話,就想讓她來試壹試。於是,1991年,周迅在杭州的武林路上的浙江人美社正式出道,職業是掛歷模特。最巔峰時候,按周迅同學的說法,整個浙江省的掛歷封面都是周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