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賦遠不如詩歌、散文、小說那樣受歡迎。但在古代,尤其是漢唐時期,詩賦往往並駕齊驅,從曹丕的“詩賦皆美”和陸機的“詩賦因情而美,傳神而傳神”就可見壹斑。賦發源於戰國,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漢唐時期有只寫詩不寫詩的文人,但幾乎沒有只寫詩不寫詩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對賦的贊美多於詩歌。史記中把屈原的作品稱為賦,《漢書》也把屈原等人的作品稱為賦。後人把屈原等人的作品稱為賦,是因為他們尊重歷史,尊重漢。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的文體,最能體現其時代精神。它是在繼承《詩經》賦傳統的基礎上,緊扣《楚辭》,吸收戰國奢靡之風和先秦諸子著作的相關因素而最終合成的新文體。它和漢代的詩歌壹起,使漢代的文學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