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中的舞蹈以面具和舞蹈動作為標誌,這在中國古代的藝妓音樂中並不存在,資料中也沒有記載。那麽為什麽還叫藝妓音樂呢?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這個舞蹈裏有很多日本元素,而且在青衣最後壹個舞蹈的場景裏,有兩個日本演員。《夜宴圖》的歷史背景是五代十國時期,這是中國長期戰亂的時期,必然面臨民族大融合。日本、韓國、印度的舞蹈都是和中原的舞蹈融合在壹起的,所以我覺得這個舞蹈起源於中國古代,然後傳到日本,加入了很多我們中國人不熟悉的舞蹈元素。這種舞蹈風格在中國消失了,但在日本保留了下來。馮小剛現在引用它,可能是因為他想再現歷史,另壹個是為了尋找壹種陌生感,這在電影中是必要的。與這種新的舞蹈風格相比,觀眾肯定不會喜歡看長袖善舞的鸚哥·嚴武。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對它的起源做壹個絕對的考證。畢竟夜宴只是壹部商業片,不是五代十國時期的紀錄片。也許我們所懷疑的,馮小剛可能並不完全理解。他只是通過這樣壹段悲傷的舞蹈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總之,這是壹種藝妓舞,不會錯,但我不敢保證這種藝妓舞裏還保留了多少中國的元素。沒有查閱更多資料,只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