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個例。當然,義務教育減輕了很多家長的負擔。但學區房和搖號政策出臺後,對於沒有戶口在外地工作的農民工來說,是不公平的。這主要表現在初中。小學升初中,就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讀初中,沒有戶口。壹些三四線城市的私立學校也會接收沒有戶口的孩子就讀,但學費高得離譜,會嚴重增加家庭負擔。在壹線城市,沒有戶口的初中基本無法上學。教育資源的分配總是顯得不合理。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壹個傳統,就是有錢就要送孩子上學。讀書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越窮的家庭越堅定。在這種背景下,學校絕對不會擔心招不到學生的問題。每個家庭都渴望進入壹所好學校。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孩子在休息時間經常需要往返於各個補習班。壹方面家庭的經濟壓力非常大,另壹方面這樣做的效果往往會壓抑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這就是為什麽中國很難產生藝術家,中國人也更擅長模仿和學習。
很多學生的家長可能沒有孩子那麽努力學習。想想吧。雖然每天工作很累,但還是可以玩手機,看電視。妳的孩子每天去學校補課,回家寫作業。玩手機也是說的。妳喜歡這樣的生活嗎?
是否應該在學習中回歸理性,關註教育本身,而不是追求所謂的分數?教育中是否應該更加重視德育?家長不要太在意妳孩子的成績。成績差需要的是鼓勵,成績好需要的是鼓勵。家風教育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