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種植水稻歷史悠久。《管子》、《路嘉欣輿》等古籍中記載,公元前27世紀神農時代就已播種“五谷”,水稻被列為五谷之壹。《史記·夏本紀》中“玉齡有益於普通水稻,故可低濕種植”的記載,說明公元前20世紀,我國人民就開始與自然作鬥爭,疏浚“九河”,在“低濕”地帶發展水稻。大約4200年前,水稻種植已經從長江中下遊推廣到黃河中遊。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了精耕細作,修建了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發展水稻,如河北的漳水渠(公元前445-396年)、四川的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陜西的鄭國渠(公元前246年)。梯田最早出現在西漢的四川。20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姚敏書》致力於水稻和旱稻的栽培技術。金代廣智也有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來源,提高稻田土壤肥力的記載。反映出當時的水稻種植技術已經達到了壹定的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唐宋時期,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太湖流域是水稻生產基地。北京軍民所需的大米完全依賴江南水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建設、開墾河湖、改良農具、培肥土壤、稻麥雙季和品種更新,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種植栽培體系。中國有豐富的稻種資源。到明末清初,16個省的223個州縣,共有3400多個稻種。此外,育苗和水肥管理取得新進展。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水稻生產在繼承和發展過去精耕細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農業科技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到1984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317.8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5370.0公斤,水稻總產量達到17825.5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產約29%、654.38+070%和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