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是公歷(即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公歷),這是壹種純陽歷。
壹個是中國的傳統歷法,現在叫做陰歷,是陰陽結合的。
因為中國的傳統歷法是陰陽結合的,所以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歷和陽歷中都有。
比如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重陽節、春節(古稱元旦)都和農歷的月亮有關。因為古代每個月都是月亮繞地球壹周的時間,而這些節日固定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正月十五,九月初九,正月初壹。所以這些節日都和月亮有關。
例如,清明節、春節(在古代是春天的開始)和冬天的節日(冬天的至日日)是中國傳統日歷中的陽歷節日。在以“月”為主日期的古代傳統歷法中,每年的日期並不固定,而在現在以公歷為主的歷法中,基本固定在4月5日、3月21、6月6550。這些節日都與太陽的運行有關,屬於傳統歷法中的陽歷。
此外,在傳統節日中,元旦(正月初壹,屬於農歷)和春節(春節的設立,屬於陽歷)的日期因為國家對歷法的選擇而發生了變化。古代的大年初壹現在變成了陽歷年的1,而古代的春節變成了農歷正月初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