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般的鏡頭語言和象征符號在影片中被廣泛使用。每壹個鏡頭,每壹個道具,每壹個角色,他們的臺詞,都有著深刻的含義,值得觀眾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影片開頭,宋濂哭泣的場景暗示這是壹場悲劇的開始。當她穿著民國學生服從紅色轎子旁經過時,壹個簡單的鏡頭充分展現了封建傳統與新時期的沖突,描繪了新時期處於萌芽探索階段的女性終將被封建夫權制度壓倒的畫面。
在後來的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封建等級制度是如何壹點壹點“吃人”的。全片以紅色為主,是大面積的紅色。不同於胡梅《喬家大院》中的紅色喜慶和肅穆。張藝謀對紅色的運用具有攻擊性,在白光的照射下,讓人感到冰冷。其中,紅燈籠貫穿整部電影,是展現丈夫權力的重要工具。張藝謀把燈籠作為夫權象征的具體載體,把這種無形的語言運用到了極致。開燈,關燈,關燈,誰受寵誰開燈,開燈點餐,懷孕,違規就得關燈,天天上門“聽妳好”。這壹套老規矩,讓所有人都不得不參與。即使不想被寵愛,宋蓮也漸漸沈浸其中,開始了壹場競爭的遊戲。在每晚的點燈儀式上,四方夫人站成壹排,仆人在今晚受寵的人門口點燈,然後管家大聲宣布。這個儀式既讓被點燃的妻子驕傲,又讓別人嫉妒,充分滿足了陳老爺作為壹家之主的至高無上的地位,是夫權的隱喻。
影片中,陳家的封閉格局,春夏秋冬的循環,五太太進門的場景,無不透露著這壹切是無止境的,以夫權為中心的戰爭永遠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