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量子論的基本觀點是,宇宙是由量子場組成的,量子場被“束縛”在壹個高度統壹、空間膨脹的場能量“包”中。這些光束通常被稱為“粒子”,但它們並不是粒子,因為每束光束都是在空間中散開的,沒有明確的邊界。許多物理學家稱這些能量束為“量子”。“最簡單的例子是電磁場。
這裏每個量子有能量e = hfjoule,其中h是普朗克常數f是電磁場的頻率。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發現了這個公式,但他當時並沒有完全理解它的含義。這些電磁量子被稱為“光子”。其他種類量子的例子:電子是正負電子場的量子,誇克是誇克場的量子,膠子是強場的量子,原子是電子和誇克組成的復合量子。
考慮電磁輻射的產生,即光子的產生(例如通過壹個燈泡),以量子化(即把壹個場束縛成量子)如何導致“怪異”的微觀行為為例。光子產生的時候,壹定是壹次性產生的,因為量子的統壹性意味著妳不能只有壹個光子的“壹部分”,妳必須要麽有0個光子,要麽有1個光子(或者2,3等。).
但光子是壹個空間展開的物體,整個展開的物體必須同時被創造出來。所以光子內部的不同點必須協調,以確保如果光子存在於壹個點,它也存在於所有其他點。這種不同空間點之間的瞬間協調被稱為“量子非局域性”,這是許多奇量子效應的來源,比如壹個量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或更多的地方。比如光的雙縫實驗,每個光子穿過兩個狹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