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早已是危樓的水龍局,經過壹年多的時間,已經按照原貌修復,重現了半個多世紀前的模樣。樓內存放了大量原水龍局的歷史照片和老物件,迎來了大批市民的參觀,為汕頭增添了壹塊反映汕頭消防歷史變遷的“化石”。
2.汕頭最古老的建築是什麽?“水龍局”位於城外馬路上金平消防壹中隊的對面。由海內外華僑於1927年建成,於1929年建成投入使用。
“水龍局”當時是壹個民間組織,擁有汕頭歷史上第壹輛消防車。當時的建築有三層樓高,是舊汕頭市區的“高樓”。樓裏有瞭望員,有專職人員24小時值班,通過觀察城市上空煙霧的顏色和形狀來判斷火災發生在哪裏。當市區發生火災時,值班人員按響了三樓的大銅鐘,住在後樓的消防員聽到鈴聲後立即出動滅火。
1951年,汕頭市人民消防支隊在“水龍局”被新中國* * *”接管後成立,“水龍局”原址成為消防支隊隊址,壹直延續到1994年汕頭市消防支隊遷至大學路。現在,早已是危樓的水龍局,經過壹年多的時間,已經按照原貌修復,重現了半個多世紀前的模樣。樓內存放了大量原水龍局的歷史照片和老物件,迎來了大批市民的參觀,為汕頭增添了壹塊反映汕頭消防歷史變遷的“化石”。
3.汕頭有什麽歷史文化?我是汕尾的,離汕頭很近。中文:汕頭,曾被稱為汕頭。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與潮州饒平縣、北與潮州潮安縣、西與揭陽普寧市、西南與揭陽惠來縣、東南與南海接壤。
全境位於東經116 14′至北緯16 5438+07 19′至北緯23° 02′和23° 38′之間。市區距離香港187海裏,距離臺灣省高雄65447海裏。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被譽為“華南門戶”。
汕頭原是揭陽(後居澄海)海邊的壹個漁村。元朝時,在現在的光化部地區形成了壹個大漁村,稱為“夏玲”。到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外馬路馬勞宮壹帶到齊魯之間形成了沙脊,稱為“沙山”。萬歷三年(1575),沙脊堆積成片,稱“沙山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在外馬路人民銀行汕頭支行現址修建炮臺和煙墩,稱“沙山頭”。後來清* * *在此設站征收鹽稅,簡稱“汕頭”。嘉慶四年(1809),因為停靠的商船越來越多,被稱為“沙山頭港”。開埠前,“張超會館”已經建立,商業活動日益活躍,已具商埠雛形。汕頭開埠後,鴉片和外國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入,大量“豬仔”(契約華工)源源不斷地被運送到各國殖民地當苦力。英國、德國、法國、挪威、美國、日本等國相繼設立領事館,進行經濟、文化、軍事侵略。
汕頭因於海濱泥沙堆積而成的沙脊而得名。由於韓江沿岸地區不斷的沖積泥沙和潮汐波浪的作用,在今天的汕頭老城區形成了天然的沙堤,稱為“汕頭”,初稱“汕頭”。汕頭也被稱為陀島。條是壹種小而圓有斑點的魚,屬於鯊魚的壹種,叫鯊條。汕頭市位於沱江邊,三面環水,歷史上曾是壹個半島。過去該灣盛產鯊魚,故稱“陀島”。
開埠——汕頭開埠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裏曾經是壹個波濤洶湧的海灣,只是因為近幾百年來漢江挾帶的沖積泥沙,才從朋友的海底浮上來。到了元代,在現在的光化部地區初步形成了壹個大漁村,明洪武二年(1369)稱“夏玲”,彭州禦千戶就設在這裏。明朝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漢江入海口的沙脊已堆積成片,史稱“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此修建了煙墩和炮臺,稱為“沙縣頭”。從雍正(公元1730)到乾隆,越來越多的人移居到這裏居住。除了捕魚和農耕,他們還用海水曬鹽,各地的鹽販也經常來這裏販鹽賣鹽。清* * *在此設站征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還有“陀島”。後來隨著過往商船的日益頻繁,乾隆二十壹年(公元1756年),清朝在放雞山(今繭島)設立“恒海關”,征收南北商業運輸的關稅,這是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10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建制整編,建立了潮汕地區;1953 65438+10月與惠陽、星美地區合並,組成粵東行政公署;1956年2月,與興閣合稱汕頭地區,1965年2月,興美設獨立區,汕頭及其各縣稱為汕頭地區。幾經變化。但汕頭市是地方或區域黨政機關所在地。1981年11月,汕頭市劃出壹塊土地,建立汕頭經濟特區。1983年7月,各市合並,建立市領導縣體制,轄澄海、南澳、潮陽、揭陽、揭西、普寧、惠來、饒平、潮州。1989 65438+10月潮州被定為省轄市。4月6日1991國家院批復同意汕頭經濟特區擴大至汕頭全市,面積234平方公裏,6月6日正式實施19911。國務院1991年65438+2月決定調整潮汕地區行政區劃,設立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1993年4月,國務院批準朝陽撤縣設市(縣級);1994年4月,州遼批準澄海撤縣設市(縣級);同月,國務院批準潮陽市合慶鎮劃歸汕頭市,設立合浦區(縣級)。至此,汕頭市轄龍湖、金園、升平、達濠、合浦五個縣級區和南澳縣,分管潮陽市和澄海市。
汕頭市金平區於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由原升平區、金園區、達濠區石現街道潯匯居委會和龍湖區龍溪路以北地區組成。
百年紀念活動回顧
4.急求壹篇高壹關於汕頭的歷史論文(800字以上),分析汕頭騎樓的歷史、現狀及發展對策。騎樓作為近代嶺南新興的建築形式,體現了近代嶺南建築的主要特征,如架空、開敞、騎樓、天井、花窗等,是反映近代嶺南建築文化的重要載體。
汕頭騎樓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是汕頭“百年商埠”的歷史見證,是具有汕頭特色的城市明信片。壹、汕頭騎樓的歷史痕跡“騎樓街是具有汕頭特色的代表性建築和城市景觀之壹。它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果,是汕頭近代史的重要見證。
汕頭騎樓商業街是汕頭歷史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傳統騎樓商業街所蘊含的地域文化內涵,使汕頭這座百年商埠煥發出勃勃生機。汕頭騎樓建築的形成及特點在我國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商品交易的“市”廊和“坊”廊,也與更早的幹欄式建築有關。
外國拱廊最早出現在古希臘。16世紀下半葉,騎樓建築也廣泛分布於南歐的地中海沿岸城市。"
中國南方沿海城市的騎樓分為福建派和廣東派。受當地傳統木雕的影響,福建式騎樓的立面布滿了浮雕。粵派街機的裝修比較簡單,接近歐式風格。
汕頭正好位於福建和廣東之間,所以汕頭老街的騎樓風格正好介於兩者之間。汕頭的騎樓很獨特,有自己的特色。
潮汕人把這座中西合璧的獨特建築稱為“五步廊”。“五足磚石”壹詞來源於馬來語Kaki Lima,Lima是數詞“5”,Kaki是量詞“足”。
汕頭騎樓的建築結構很獨特:每棟樓的窗花都不壹樣,即使是同壹棟樓,每層樓的窗花也不壹樣,有的即使在同壹層樓看起來也壹樣,但實際上裏面的圖案都不壹樣。拱廊柱也是如此,底部往往是仿古的希臘愛奧尼亞柱,二、三層是模仿多利安式或方形的混合柱。
這樣會增加騎樓的立面效果,形成自然過渡,避免視覺重復。汕頭騎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壹批具有壹定規模的騎樓,其典型代表就是小公園裏的騎樓。
汕頭騎樓的出現有其獨特的歷史淵源。《南京條約》簽訂後,於1861開發為對外貿易港口“汕頭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外資。汕頭作為壹個前所未有的商埠,傳統的店鋪已經不能滿足商業活動規模不斷擴大的需要,想要尋求新的商業活動空間;中國工匠根據汕頭炎熱多雨的亞熱帶氣候特點,在傳統建築的基礎上,借鑒西方“洋建築”的技術和形式,創造了中外建築的傑作,並逐漸發展成為汕頭獨特而優秀的城市特色——壹街兩面、架空底層的騎樓建築。
可以說,以小公園為中心的放射狀騎樓群,是汕頭“百年商埠”的歷史見證。小公園地區是汕頭的發源地。其獨特的嶺南建築風格、街道特色和濃郁的商業氛圍,是汕頭作為“百年商埠”的人格魅力的體現,也是汕頭重要的地方文化遺產。
小公園周邊老街的騎樓最具代表性,中西合璧。這些騎樓群,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沿街架空、星羅棋布的商品網點,環形、放射狀的路網格局,充分展現了汕頭作為“百年商埠”的人文歷史風貌。
汕頭小公園周邊的騎樓群,是見證“百年商埠”發展的第壹人。當時汕頭開埠於清代,這裏經濟繁榮,各方貿易雲集;多種文化在這裏碰撞交流,文化廣為傳播。
然而,由於時間的推移和保護不當,許多騎樓已經倒塌,其余的成為危樓。然而,許多居民仍然住在這裏,不願意搬走。
汕頭市的行政部門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但對於騎樓的拆除或重建,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計劃。汕頭的市政部門也非常關註汕頭小公園周邊騎樓的發展。2004年提出了“小公園歷史建築保護區規劃”的計劃,但並沒有真正實施。
二、汕頭騎樓現狀:帶有希臘騾螺線的羅馬圓柱,直高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洛可可式的雕花窗和屋檐,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光鮮亮麗,但仍能依稀分辨出昔日的優雅。無論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地球、太陽,還是西方特色的抽象花、浪、雲,無壹不是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即使歷經百年風雨,它的筆觸依然如此清晰可見,足以看出當時的工藝有多精細。騎樓上的招牌依然醒目。然而,人已經人去樓空,只留下招牌,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昔日的繁華。
從升平路到外馬路和民族路的交叉口,感覺像穿越了兩個時代,像穿越了時空,突然只需要壹條路就可以走完從上世紀初到下世紀初的100年的路程。在這裏,廣東揭陽女方瓊英(1987-)就屬於那個時代。她是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7級本科生。
廣東廣州510631。汕頭騎樓的歷史、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方瓊英【摘要】汕頭騎樓是嶺南建築中的壹朵奇葩,是見證汕頭開埠的“第壹人”。
然而,被歷史歲月侵蝕的汕頭騎樓,如今已是風雨飄搖,坍塌嚴重。研究山上騎樓的現狀,分析古建築消亡的原因,有助於汕頭的發展和保護。
【關鍵詞】汕頭騎樓歷史發展對策文學文化156“傳承”2010 No.6繁華的故事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成為人們的回憶,或者更可悲的是,在它無可挽回地失去繁華之後,當它留下的軀體逐漸消失時,它所承載的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也將隨風消失,被人們遺忘,最終被遺忘。汕頭的舊城改造已經進行了近20年。
5.汕頭民間建築有哪些形式?從傳統建築、中西合璧的現代建築到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建築,都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內涵,涵蓋了傳統民居、寺廟、亭臺樓閣等經典建築,包括汕頭開埠以來的騎樓堂、教會領事館、學校花園等中西合璧的精品建築,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城市建築。
傳統建築的特點是古民居。古宅源於中原古風,又吸引北方風格。結合當地的環境和天象,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四合院改良的商陸根式、四分金式、四馬拖車式村落。不僅抗臺風,還抗震,美觀耐用。商陸根風格是專屬的小院風格,適合中小家庭。它由壹個大廳,兩個大房間,兩個小房間,壹個天井,壹個警衛室等組成。是壹個小院,居住條件基本齊全。四分金花柱由商陸演變而來,規格高於商陸。悍馬拖車是潮汕民居中的極品,規模最大,功能齊全。它的基本組合是中間部分兩階或三階的祠堂建築,兩邊是兩個花道,兩邊是四個對稱的四角金,還有壹個後巷,壹個背囊,壹個花道。它的使用功能和防禦功能是其他建築形式無法比擬的。
汕頭開埠後,西方列強在汕頭設立領事館,加上教會、“潮汕海關”等商業機構,數十座洋樓散落在方圓壹平方公裏不到的面積內,壹個小公園和外馬路,成為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築群。比如“潮關”建於1898,面積不大,外觀規整,內涵深刻。1921郵局大樓、1930市政廳大樓等。,門樓有四根圓柱,雄偉壯觀。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建築進入了壹個發展階段。壹批現代化、高品位的現代建築在中心城區拔地而起:國際會展中心、博物館、圖書館、潮劇藝術活動中心、跳水館等。這些高水平的現代化建築成為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美化了城市景觀,展現了嶄新的現代氣息。自1995中信海濱花園成立以來,在首次推出“歐陸風格”和“現代風格”的同時,住宅小區也呈現出濃郁的現代建築風格。時至今日,我市在規劃建設居住社區時,更加註重體現當地傳統文化特色,不斷引入現代城市規劃設計理念,使現代城市建築與民間建築、園林建築與現代設施相結合,使現代建築融入自然生態,避免呆板、單調、單調、缺乏平面變化的建築形式,以滿足現代人的審美要求。
建築構成了城市個性的象征,也代表了壹定地域和時期的民風民俗和審美情趣,記錄了城市的形態,並以其歷史背景和文化地位延伸到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