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南京,金陵鴨血粉絲肯定是最出名的,但個人認為鴨血粉絲應該歸於晚餐,不在我們早餐討論的範圍之內。
今天我們選擇南京的油條包飯。在案板上鋪壹層蒸好的糯米,包壹點配菜,中間放壹根油條,喜歡的話放壹個熱狗和壹些肉松,最後卷起來拿壹套塑料袋,不超過30秒。有點像壽司,但顯然我們的更接地氣,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畫
畫
無錫-小籠包
無錫的小籠包顯然天下無敵。皮薄肉厚,湯汁十足。不壹定非要選王、真幹隆、滿星記、沁園包子、怡沁園……無錫的包子店遍布全城,各有特色,都有忠實用戶。如果來無錫,壹定要來兩兩小籠(壹兩或四籠)。吃之前在籠子上戳個洞,蘸點醋,就飽了。
畫
畫
徐州-轉塘
如果妳知道這個詞,我猜妳壹定去過徐州,因為只有徐州才有這個詞,而且是在湯之前。墜塔湯是徐州有名的早餐。據說是彭祖創造的。以雞湯為主,配以麥片、面筋、辣椒、海帶等原料。味美香辣,口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相傳乾隆皇帝南巡路過徐州時嘗過此湯,贊不絕口,問賣湯的:“這是什麽湯?”賣湯的人機智地回答說:“皇上說得對,這是[醉臺](諧音‘什麽’)湯。”事後,乾隆將其命名為“天下第壹”。如果妳去徐州,妳壹定要嘗嘗“馬史街菊塔湯”,它很有特色,有辣椒的辣味。
畫
畫
常州-馬高
芝麻餅的秘密在於表面有壹層厚厚的芝麻。體積小,類似橢圓形的燒餅,也是常州人最愛吃的傳統食品。壹般有甜鹹兩種口味。甜的是圓形的,鹹的是橢圓形的,很容易區分。甜的包壹些糖,鹹的包壹些鹽豬油。如果妳正好在常州,可以走進市場小區,端上壹份剛做好的麻餅,熱氣騰騰。味道好極了。
畫
畫
蘇州-年糕
選擇煮熟的粳米,做成長方形,小於手掌大小。可以放點鹽在上面,放油鍋裏炸壹下,兩面煎壹下就可以取出來了。外表硬,內裏軟,鹹糯,口感極佳。如果來天堂,蘇州壹定有壹塊。
畫
畫
南通-小刀面
南通毗鄰上海,許多美食都受到上海的影響,如上海生煎、湯圓和小籠包。再說壹個南通的刀削面,別人沒有的。用搟面杖把烤好的面團壓平,然後卷起來做成條狀,加入豬骨湯、雞湯、蝦皮、蛤蜊、豬油。煮好後韌而不硬,有嚼勁,好吃,還有點澆頭,我還想吃。
畫
畫
鎮江-高正
蒸糕,顧名思義就是蒸糕,但是鎮江的蒸糕不是提前蒸的,是現蒸現吃的。壹邊放著壹輛小三輪車,上面放著壹個爐子,爐子上放著壹口鍋。水在鍋裏燒開,上面有幾個氣孔。蒸糕的模具放在出風口上。將卷好的糯米粉放入模具中,幾分鐘後壹個蒸餅就做好了。中間加些芝麻拌糖,聞起來還是熱乎乎的,軟軟的,糯糯的,香脆可口。
畫
畫
揚州蟹黃湯包
揚州稱早餐為早茶。還有壹句老話叫“早上皮,下午皮”。前半句講的是揚州人喜歡喝早茶,泡茶館。第二部是關於在澡堂洗澡。能把早茶寫成諺語,可見揚州的早餐有多豐富。揚州作為美食之都,早餐的品種自然不是壹兩句話能說清的。既然每個城市只說壹件事,那我們就說說揚州的蟹黃湯包吧。蟹黃湯包是以蟹黃和蟹黃雞湯,豬皮為原料,高筋面粉為面團制作而成。它的特點是皮薄如紙,壹吹就會破。吃飯的時候最好養成習慣,不要讓每壹滴湯都流出來。當然還有很多地方有蟹黃湯包。除了揚州,南京和靖江也很好吃。至於妳喜歡哪壹個,妳可以自己判斷。
畫
畫
連雲港-雞蛋灌餅
說到江蘇菜,肯定少不了雞蛋灌餅的壹席之地,雞蛋灌餅風靡全國,我自己也很喜歡。雞蛋灌餅由兩張面皮組成,上油,放在爐子上烤,中間自然分開,鼓出壹個大包,中間打壹個洞,把打好的雞蛋灌進去,放在爐子上加熱,直到雞蛋熟透。這時候壹個蛋包餅的靈魂就基本構建好了。蛋糕做好了,包壹些配菜,壹些裏脊肉,生菜,炒粉條,包好,填滿蛋糕。肉的脆皮和硬菜壹樣好吃。
畫
畫
淮安-雞絲湯
說起麻辣燙雞絲,有兩個比較有名,壹個叫中華面點王,壹個是交通路上的壹絕。選用雞湯為基料,幹絲和海帶為主料。味道的秘密在於辣椒的量。價格不貴,但幹貨滿滿,能吃點碗底雞也算幸運。既然在淮安,為什麽不去嘗壹嘗呢?
畫
畫
鹽城雞蛋餅
雞蛋餅也是風靡大江南北的美食,與雜糧煎餅、雞蛋餅並稱早餐界三霸。與雜糧煎餅不同,雞蛋餅的面團壹般都是提前準備好的。有的人買來加熱。如果他們足夠好奇,在蛋糕上放兩三個雞蛋是沒有問題的。蛋糕做好了,再加壹些配菜,類似於用雞蛋填蛋糕。妳喜歡哪個,面團和雞蛋?
畫
畫
宿遷-油炸饅頭
與大多數人記憶中的包子不同,這種來自宿遷的包子是馬蹄形或元寶形的。做好的包子在油鍋裏滾,兩面金黃。放在鍋邊過濾就可以吃了,再配壹碗麻辣湯就很好吃了。不過,包子雖然好吃,但是吃的時候要小心。
畫
畫
臺州-蒸餃
第壹次吃蒸餃是高中的時候,還挺好吃的。蒸餃看起來有點像包子,但不同的是,包子的餡是肉和蔬菜,而蒸餃的餡是米飯,但它是加工過的米飯,通常是米飯拌醬油。入蒸籠蒸熟後就可以吃了,不僅好吃,還很飽。沒吃過的朋友可以試試。
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