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業前身為江蘇省鹽業公司,於6月1987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成立。負責全省食鹽的生產和專營,管理全省鹽業事務。
65438至0997,公司改制為江蘇省政府出資的國有獨資公司,劃歸省政府直接管理。
公司在海鹽產區投資設立了金橋和銀豹兩家全資子公司,分別負責管理連雲港的5家鹽場和鹽城的3家鹽場。之後,其他10全資子公司陸續成立,產銷區各單位公司制改革完成,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基本建立。2000-2005
2000年,公司總部遷至江蘇省會南京,為公司進壹步做大做強主營業務奠定了基礎。
十五期間,特別是2002年以來,公司結合海鹽產區結構調整,以民營化為導向,對海鹽產區企業進行改革,全面剝離中小經濟實體,精簡人員,推進鹽田民營化。截至2005年底,海鹽產區鹽田面積31.86萬畝,水產養殖面積381.2萬畝,種植土地面積1.23萬畝,基本形成了海鹽產區均衡有序的產業結構布局。同時,公司加大井礦鹽企業技改擴建投入,礦鹽產能快速提升。2005年底,公司礦鹽產能由“九五”末的25萬噸增加到85萬噸,海洋礦鹽生產比重由6.23:1調整為1,成為公司重要的戰略資源。
“十五”期間,公司加大資產兼並重組力度,加強全省鹽業市場整合。通過收購南通、射陽、大豐等鹽業公司,進壹步推動了省內批發企業的整合進程。通過收購豐縣鹽礦,實現了徐州地區的產銷壹體化。公司非常重視新產品的開發,在推動食鹽升級換代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到“十五”末,全省基本實現了復合膜鹽包裝向紙塑鹽包裝的轉變,新壹代紙塑包裝鹽占小包裝鹽的89.14%。“淮”牌商標被評為江蘇省著名商標,“淮”牌鹽、小工業鹽被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公司積極加大多品種鹽的開發力度。到2005年,品種鹽增加到24個,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保證了公司經濟效益的大幅提升。2005年至今
2005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研究制定鹽業體制改革方案。鹽業體制改革的重點是食用鹽流通體制的改革。公司以提高食鹽批發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進壹步加快組織架構、物流配送體系、營銷網絡和信息化建設,初步建立了全省食鹽流通現代化的基本框架。繼銷售區域蘇南鹽業公司成立、蘇錫常經濟圈批發企業整合後,2005年南通鹽業公司被收購控股,全省13家市級鹽業公司管理體制全部理順,全面推行以“統壹采購、統壹配送、統壹結算、統壹價格、統壹營銷”為內容的食鹽流通“五統壹”,形成全省食鹽統壹管理格局。
自2006年起,為進壹步完善食鹽物流配送體系,整合優化食鹽供應鏈,公司開始在全省建設5個食鹽生產基地和6個食鹽加工配送中心,進壹步提高物流配送集中度,並於2008年全部建成。同時,公司整合改造批發企業倉儲配送設施,有效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在配送中心150公裏半徑範圍內,配送到點比例達到90%以上;50公裏內,零售終端直營比例達到80%以上。在完善食鹽流通網絡方面,大力推進食鹽連鎖經營,積極做好“蘇鹽連鎖”創建工作,2006年下半年完成15家連鎖店開業。
2006年以來,公司還積極實施資產兼並重組戰略。為落實江蘇省政府振興蘇北的決策,做強主業,提高資產質量,減輕歷史包袱,公司將其持有的江蘇金橋鹽業有限公司(現江蘇金橋鹽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橋鹽業”)和江蘇銀豹鹽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豹鹽業”)分別轉讓給連雲港市政府和鹽城市政府;公司根據區域鹽資源整合戰略需要,收購重組豐縣鹽礦,全資收購淮海鹽化廠產權,完成淮陰鹽礦整體配置並投入正常運營,先後收購控股南通、射陽、大豐、如東、通州、濱海、海門等地鹽業公司,加快全省鹽業整合步伐。同時,對經營效益差的非主營子公司進行關停並轉,非經營性資產基本剝離,不良資產大幅減少,有效提升了公司整體實力。
2007年至2012年,公司著力做大做強主業,實施大項目戰略,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先後實施了沈婧公司60萬噸/年鹽硝聯產擴建項目、洪澤鹽化公司1萬噸/年鹽硝聯產項目、物流配送中心項目、鹽堿地生物質科技開發合作項目、600萬立方米同時於2009年成功收購原無錫21世紀集團,並以此為基礎成立新世紀鹽化工公司,利用自身發展主業積累的資源和能力,向鹽化工下遊產業延伸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