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汽車後市場互聯網創業容易嗎?

汽車後市場互聯網創業容易嗎?

不管什麽行業,萬事開頭難是真的!

汽車工業代表著壹個民族的現代化程度,汽車後市場深刻體現著壹個國家的消費潛力。中國“車主”規模的日益擴大,為汽車後市場帶來了可觀的創業機會。

但是,汽車後市場是壹個專業性和行業壁壘都很高的行業,不是壹個僅憑翅膀就能飛起來的互聯網創業領域。在這篇文章中,郭通過壹個簡單的行業視角,與大家壹起看汽車後市場的互聯網創業機會。

汽車售後市場:包羅萬象

汽車後市場是汽車銷售後圍繞汽車使用過程的所有服務。寬泛的分類包括汽車維修&;保養,汽車美容,汽車金融(車險,車貸等。)、汽車改裝、二手車交易&;租車等。,連車展、駕協等汽車文化活動都算售後。狹義的汽車後市場僅包括汽車保養、維修、美容,即普通消費者可以通過“路邊店”提供的服務,這也是目前“汽車後市場+互聯網”的主戰場。

簡單來說,就是汽車售出後,消費者需要的所有服務,直到報廢。用新聞聯播的官方語言來形容就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

▲汽車後市場分類不完整

消費群體:不懂車的比例增加。

簡單來說,汽車後市場的消費群體就是“有車壹族”,包括有車的人和沒車也能開車的人。截至2065438+2006年6月底,我國乘用車65438+8400萬輛,駕駛員2.96億人。平均8個人左右有壹輛車,平均1個人會開車。美國有3億人口,汽車保有量2.2億。也就是說,按人口計算,美國的汽車保有量差不多是70%。

汽車代表著壹個民族的現代化,代表著壹個國家的消費能力。資料顯示,整體來看,中國的汽車消費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對中國人來說,汽車還是“大消費品”,但在發達國家,汽車只是壹個“工具”。

雖然從2012開始,中國買車消費上升,車齡平均只有3.6年左右,但消費群體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壹方面,車主越來越年輕化。15年,30歲以下購車比例為36%,而兩年前僅為26%。另壹方面,女性車主的比例已經占到30%,女性對車的檔次和風格有了質的追求;所以,汽車不壹定只是男人的“玩具”。

毫無疑問,汽車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但會開車並不意味著會開車。大量購車者的需求仍然是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不懂開車的人肯定越來越多,不可能要求他們“會武功,會做人”。這種消費結構無疑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市場概述:專業門檻+混亂行業

中國壹年大概賣2000-3000萬輛新車,壹輛車不管怎麽開都能用好幾年。和電商壹樣,流量為王,這麽多車都不缺市場需求,汽車後市場的市場前景肯定是萬億級的。

然而,汽車後市場真的那麽好做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首先,汽車後市場需要專業背景。說到造車,壹輛車的三萬多個零件,歐美著名車企研究了幾百年。從工業設計到過程控制,任何壹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導致“車毀人亡”的悲劇。所以安全是汽車的第壹要素,繞不過去,這也決定了汽車後市場的發展風格。

再來說說汽車後市場。汽車保養這個子領域,就拿最常見的小保養(換機油+機濾)來說吧。如果妳給壹個普通車主壹瓶機油和機濾,他肯定不會去換,不僅僅是因為他缺乏專業知識,還因為普通家庭沒有專業工具。

更別說更換零部件了,國內大部分車主對汽車的了解還不夠。很多車主甚至不熟悉中控臺的功能,打開引擎蓋也不知道按鈕在哪裏。所以汽車後市場是壹個專業性和行業壁壘都很高的行業。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更別說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了。

除了行業本身,按照汽車行業協會的分類,汽車後市場可以分為13-15子領域,包括汽車維修、汽車保養、汽車改裝、汽車美容、汽車文化、汽車金融等。,涉及專業涵蓋銷售、財務、制造、生產、物流、加工。個人覺得和整個互聯網行業壹樣豐富。

所以這麽多的細分領域需求,意味著汽車後市場壹定是錯綜復雜,利益交織的。主要有兩個原因:壹方面,這些領域需要時間沈澱,屬於傳統行業;另壹方面,各領域之間的專業壁壘相對較高。懂修車的不壹定懂銷售,懂銷售的不壹定懂如何升華為汽車文化。就拿最常見的汽車常規保養來說,至少涉及到機油品牌、供應商、零部件廠商、銷售商、線下實體服務網絡等。

反映到消費者端,汽車後市場的水很深,假貨、水貨滿天飛,行業專家壹大堆。消費者不敢隨便換配件買到假貨。除了汽車知識不夠,汽車後市場宣傳不夠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行業幾乎沒有人敢說自己是老大,因為這個行業太專業,太龐大。的確,目前汽車後市場沒有大牌,不像歐美的Halfords、AutoZone。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路邊汽修連鎖店的專業性,壹方面取決於門店技師的水平,另壹方面也與配件和用品的供應渠道有關,至少涉及兩個領域。再比如,車膜的原理和手機膜壹樣,但“三部膜七部膜”的行話,既有膜的質量,也有膜的層次。

還有壹點,就是中國有哪些行業和商業模式真的會變酸,沒辦法。是中國特色~ ~

所以,想做汽車後市場的互聯網,真的不是任何壹個創業者或者投資人腦子壹熱就能做到的。需要的基本素質:足夠的後市場行業沈澱時間+豐富的汽車專業知識積累。當然妳得懂點網絡~ ~嘿嘿~ ~

互聯網能解決什麽問題:便利+信任。

這幾年O2O和線上線下的融合,確實解決了很多消費終端的問題。我們也看到了近幾年的汽車後市場創業,尤其是15的汽車上門服務大戰。但專業是專業,道德是道德,汽車是實物,也關系到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

所以汽車後市場參與互聯網不是不可以,只是誰先來的問題。是汽車後市場+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加汽車後市場。

用互聯網的思維解決汽車後市場給消費者帶來的問題,無非是“便利+信任”。

便利性:真正給消費者帶來便利。

首先解決的是信息不對稱。普通消費者對汽車售後市場知之甚少。把汽車後市場的產品和服務搬到互聯網上,確實可以解決壹些問題,至少可以規範價格和產品。由此,誕生了很多類似的平臺商,如阿裏汽車、阿裏車碼頭、JD.COM車品、途虎養車等。“透明的價格+多樣化的選擇”讓越來越多的愛車人士感到非常方便。

除了可以在這些平臺上購買壹些產品,越來越多的服務也搬到了互聯網上。例如,天貓、JD.COM和Togo可以在線選擇汽車美容和汽車保養等常規的“輕服務”。這些服務相對容易標準化和打包。所謂包裝,就是可以把壹個臟活做得新鮮、漂亮、好吃,然後消費者只需要選擇壹家服務店,到店服務就可以了。

當然,這也不排除壹些偽命題。兩年前很火的“上門洗車”是消費者坐在家裏就可以有三輪車幫他們洗車,不管幹凈不幹凈(說實話還不如自己寫幹凈),單從需求角度來看是不合理的。洗車應該算是最簡單的汽車服務,肯定不是特別迫切的需求。就算洗車要排隊,找半天洗車的地方也不是不可能的吧?連基本的消費需求都沒有,更別說方便了。

其次,次要解決的是消費者體驗的問題。這很好理解,不管車花多少錢,它都是代表壹個家庭能力的消費品。不管是面子還是裏子,誰都不希望自己的車被人管。

與此同時,中國的汽車消費者仍然被4s店洗腦。不管出了什麽問題,進入4S商店就像打開保險箱壹樣。其實這是不對的。4S有義務幫助消費者,但很多品牌的4S店把義務當成了利益,因為他們知道消費者不理解。這也是為什麽連鎖快修店的比例逐年增加的原因,因為4S的店鋪已經逐漸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體驗,加上幾千元的維修價格,無人問津。

所以在消費體驗上,互聯網對消費者來說是否足夠方便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標準。現在有很多類似的互聯網公司,比如,幫助消費者選擇合適的汽車配件,幫助消費者找到可以提供服務並且距離合適的門店,幫助消費者獲得汽車保養維修的時間等等。,都在解決這類問題。

最後壹個方面是意識形態,也就是所謂的精神生活,包括賽車文化,改裝文化,車友會等等。這些主要是滿足消費者的精神問題,因為車主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需要交流和分享,而通過互聯網平臺,這樣的信息交流是相當不錯的,比如汽車之家,各大門戶的汽車頻道。可惜的是,中國的車主在了解壹些關於汽車的“硬知識”,包括保養、維修、美容之前,就已經知道了這些思想上的汽車文化。

信任:根本不是價格戰。

壹輛車最重要的是安全,安全,安全。沒有安全,汽車後市場的服務包裝再華麗也沒用,價格再低也沒用。

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的汽車上門服務價格戰,當時誕生了很多互聯網汽車服務企業,包括博派汽車養護、卡拉丁、車載網、e保養等等。他們的核心服務是提供日常的汽車保養,也就是換機油、機濾、空調濾芯、空濾。增值服務是壹些汽車美容服務,包括發動機艙清洗、空調清洗、車輛檢查等。

當時因為各家都急於向投資人證明市場價值,壹方面不惜代價開拓城市。呵呵,沒有覆蓋全國汽車保有量前十的城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互聯網上的創業者;另壹方面大打價格戰,上門維修工時10元起,1元起,免費清潔服務等。,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們直接給消費者。

先不說維修時間花費多少(貴的要死的4S店至少150元)。單從上門費用來看,上門保養和開車上門至少需要80元的費用。這是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用戶,但是這麽低的價格肯定會給公司帶來服務質量的下降。比如服務人員從兩個變成了壹個,同時也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轉來轉去。

我很慶幸這場價格戰很短暫,以幾家倒閉告終。很高興消費者能避免這種“情況”。畢竟車主無論多窮都不願意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有了信任,就有了第二步——質量。汽車後市場是壹個面向線下的行業,消費者必須到線下才能完成閉環服務。不管和互聯網有多大關系,這是無法改變的。

那麽,可以說,在汽車後市場,無論是哪個領域,線下的工作都是可以做好的,是可以做長久的。這和其他行業的互聯網創業真的不壹樣。不像《網絡名人》裏做衣服,只要款式過得去就不錯,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粉絲營銷上來獲得銷量。汽車後市場需要真本事沈澱最終客戶。所以,要想做好汽車後市場的互聯網,除了預算,思維方式也必須改變。質量第壹,不是流量第壹。無數的案例證明了這壹點。

說到信任,我不得不提到4S商店,無論是車輛銷售、汽車日常維護、汽車美容還是汽車俱樂部。事實上,4S店可以參與,他們都知道如何參與。畢竟他們和車廠關系最密切,車是別人做的。他們當然知道怎麽修怎麽玩。

然而這麽多年,無論是新聞報道中的“小病大修過度保養”,還是騙人的“汽車零整比”,都反映了消費者對4S的不信任。想想看,國外的汽車零整比大概是5到1,而在國內,壹些大的汽車品牌的零整比(呵呵~更別說是哪幾個了)可以達到65438+。

當然也反映出這種傳統業態需要壹些改變,肯定有創業機會,但肯定需要耐心和時間。不能讓中國車主總是嫌貴花不完,又不敢買便宜的~ ~

就像人際交往壹樣,汽車後市場的信任是需要壹點壹滴培養的。所謂信任,就是不欺騙別人,不欺騙別人,也不欺騙別人。誠然,中國大部分車主對汽車後市場並不熟悉,但這也是壹個非常好的市場機會。如何通過互聯網讓消費者更有粘性,是後市場互聯網創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是答案可以完全排除價格。畢竟買得起車的人真的不那麽在乎多付錢,更多的是安全。

關於汽車後市場互聯網創業的思考

毋庸置疑,汽車後市場的互聯網創業空間肯定是巨大的。畢竟汽車後市場這麽大的市場規模,這麽多的產業領域,確實有壹些問題需要解決。我們應該通過互聯網來優化、改變和提高效率空間。在此,我提壹些創業思路,僅供參考:

非常專註於某個領域

汽車後市場涉及很多領域,需要多種專業知識。目前這個行業沒有絕對的老大。此外,中國的汽車擁有者數量迅速增加,並且處於特別初級的階段。然後,可以考慮在某個精準的領域創業,比如汽車俱樂部,比如汽車的日常保養,比如汽車的科普解讀。其實這些領域目前市場上或多或少都有,只是沒有發展到創業的高度。

哪怕只是專註於某個汽車品牌或者某個熱門車型,也是可以的。畢竟中國汽車數量龐大,中國是“萬能車”,人真的很難調整。

聚焦區域

不要去想妳必須在多少時間內搶占多少市場、多少城市、多少門店、多少流量。前面說過,汽車後市場講究的是“便捷+信任”,這是可以壹蹴而就的,不是壹朝壹夕就能做到的。在壹個城市站穩腳跟並不容易,因為汽車後市場的消費者必須到線下,用腳投票。前兩年經常有很多汽車互聯網創業者,總說幾年後要開上千家店。哦,得了吧,中石化加油站才三萬左右,人家都做了好幾年了。

長期做簡單的事情就是勝利。

做久了比做好難多了,因為它代表了壹種“工匠精神”。中國的汽車後市場缺少的就是這種精神。在沒有正確滿足消費者某個小需求的情況下,想要改變壹個領域或者市場,是非常不現實的。比如很難想象壹家汽車保養店連最普通的換油都做不好,更別說噴漆和維修零件了。所以汽車後市場真的不需要顛覆,而是優化,從做最簡單的事情開始。

輕裝上陣。

可以先考慮壹些比較適合互聯網運營的方面,比如汽車文化、汽車科普、購車咨詢等。汽車後市場的互聯網創業壹方面要有沈澱的時間,另壹方面互聯網思維最有可能解決信息不對稱和不透明的問題(大型互聯網汽車的壹個PPT車除外,呵呵呵)。

最後,什麽樣的團隊適合汽車後市場的互聯網創業?

兩點:首先,懂車愛車:很難想象壹個不懂車不愛車的創業團隊能在汽車後市場走多遠;其次,多年汽車行業經驗+多元化知識沈澱(包括互聯網,深刻建議)。

  • 上一篇:漢唐佛像雕塑藝術特征之比較:有109尊高清佛像。
  • 下一篇:油菜花插畫——春天如何畫油菜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