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古晉石井鎮,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最南端,距金門僅6海裏。石井麻江是南安唯壹的出海口,也是閩東南海峽西岸海上對外交通的樞紐。麻江東臨東石,東臨晉江,南至烏江窯至金門,西至桂山至廈門翔安巷,北至水頭。該鎮陸地面積83平方公裏,海域面積50平方公裏。人口72500余人,外來人口30000余人,海外華僑接近港澳臺同胞60000余人。改革開放以來,石井人民秉承先輩們艱苦創業的成功精神,圍繞建設“現代化港口城鎮”的總目標,立足港口優勢,挖掘區域潛力,壯大“石材、石化、航運漁業、新輕工、旅遊”五大支柱產業,實現了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4年工商稅收2.26億元,年供電總量超過5億千瓦時,經濟實力在全省50強鄉鎮中排名第四。多年來,多次被省、泉州市、南安市授予各種榮譽稱號,是“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福建省第八屆文明鄉鎮”。石井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淳樸的海濱民俗。宋代理學家朱多次在《詩經》陽子山書院講學,被譽為“理學源於《詩經》”。明朝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以恢復臺灣的民族氣節真誠地影響了世界。石井古晉,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口岸之壹,古往今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這些特殊的歷史條件孕育了這裏的民俗和傳統:懂禮儀,愛國家愛家鄉,勤勞樸實,熱情好客。佛教和道教是最多的宗教信仰。石井是高甲戲的發源地。在古代,岑鬥村的洪普老師和村民創造了高甲戲。因此,弘普大師被後人稱為“戲劇之父”。近百年來,石井的高甲戲蜚聲海內外。石井是沿海古鎮,人傑地靈。中國“四海四地”八大奇觀和中國境外“春夏秋冬”十二景,勾勒出“鰲石山、石景江山、楊子山”三個文物古跡豐富的景點。其中以全國首批100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壹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文化園為中心,輔以延平郡王廟、忠賢地、開泰王聲紀念館等景點。《石經》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與邦伯坊的“海主”石雕、靜海門、鹽城、清水巖、大白島等文物古跡相呼應。南安石井鎮,中國大陸離臺灣省最近的地方,南安石井鎮,泉州離廈門最近的地方,石井鎮,南安唯壹靠海的鎮,石井鎮,福建唯壹可以直飛金門的鎮,鄭成功的故鄉,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全鎮陸地面積83平方公裏,海域面積50平方公裏,海岸線24公裏,人口7萬余人。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6萬多名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距金門島僅三海裏,距廈門30海裏,距後渚港48海裏,距香港322海裏,距臺灣省高雄170海裏。連接324國道的水石連公路貫穿全鎮,水陸交通便利。它不僅是閩南東部海峽西岸的樞紐和南安唯壹的出海口,也是著名的閩南僑鄉和臺灣省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改革開放以來,石井鎮大力弘揚鄭成功精神,充分發揮人文、區位、僑臺優勢,認真組織實施以發展鄉鎮企業為主導的港口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全鎮企業600余家,年產值40.4億元,年納稅1.41.928萬元。成為陸上交通、漁業、石材、石化等支柱產業的省級明星鎮,人均創造價值、人均納稅居南安第壹,在全省綜合經濟實力50強鎮中排名第八。是南安第壹個稅收過億的鎮。【歷史文化】石井鎮歷史悠久,風景宜人。隋朝時,人們在這裏捕魚耕種。唐朝建立了海上絲綢之路;宋代設立“石井津”,設立“巡檢司”;明建“靜海村”,建“煙墩鎮”;清初,這裏是鄭成功復臺的基地之壹。包含鄭成功豐富文化內涵的大白島、呈貢樓、延平郡王廟、海上觀光石、石城靜海門、平口碑、正成集博物館、正成碑林、閩南名剎清水巖摩崖石刻等景點,構成了美麗的海天觀光景觀,被泉州市旅遊局辟為鄭成功古跡壹日遊,極具開發價值。2003年8月,“鄭成功古跡”被評為全州十八景之壹。石井港的海外交通歷史悠久。到了唐代,石井魁下林靈賢造船到達博尼(印度尼西亞),明石鄭之龍和鄭成功組建了強大的船隊航行到日本、巴達維亞、呂宋、臺灣省、澳門等地。國內外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這座歷史古鎮更具獨特性:如畫的自然景觀,開朗好客的石井人,淳樸濃郁的民俗氣息,令人陶醉,心曠神怡。石井的宗教信仰多為佛教:東安宮、Xi庵、大慈林、清水巖、慈覺林等等,每到“初壹”“十五”香煙繁盛;以“清靜無為,修身養性”為觀點的道教,在石井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唐朝末年,蘇陽曾在揚子山的楊林書院講學。石井基督教始於1915。基督教傳入後,有石井基督教會和董熙教會,信徒超過1000人。石井是閩南高甲戲的發源地。它起源於石井岑鬥的紅普司,所以高甲戲人都把石井岑鬥村的紅普司稱為“戲曲之父”。石井曾以“五虎班”(傅生班、福清班、付梅班、福晉興班、金城興班)聞名海內外。現代高甲戲的著名演員有、黃琵琶、陳、洪道成、洪、徐陽川、和洪。在歷史長河中,石井知名的歷史人物有:趕走荷蘭人、收復臺灣省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二十三年(1595),素有“同榜兄弟,雙鳳連科”之稱的萬歷皇帝,升任黃華秀及其弟黃華瑞,在南京監管浙江道帝國。陳稔被授予進士的頭銜,先後擔任無錫知府和雲南知府。《海亭集》的作者鄭普,受古之啟發,精於經學。為我黨地下鬥爭和解放事業而犧牲的陳火炬烈士;他與弘毅、太虛、觀風法師齊名,先後創辦學校和禪修班,重印大乘經典。1948年任萬隆僑團聯合主席,1974年當選第四屆全國人大華僑領袖。李來榮,福建農學院原院長、教授,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士,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第六屆CPPCC全國委員會委員;陳歷任福建省工商聯主席,民建福建省主席,二至七屆福建省委副主席,五屆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五至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石井是鄭成功的故鄉。相傳,鄭成功模仿科舉制度,在軍中發明了中秋餅遊戲,並在閩南迅速流傳。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石井民間也成為中秋節最受歡迎的民間遊戲。"早些年,石井街到處都是蛋糕店."鄭成功研究會延平分會會長鄭萬江、會員鄭欣欣表示,博餅是石井人中秋節最熱鬧的活動。中秋節期間,每個家庭都會買蛋糕來找樂子。博餅用的餅和普通月餅不壹樣。根據古代科舉制度,鄭成功給博餅分了“狀元、狀元、四進、舉人、秀才”等幾個不同的等級,並根據這個等級,從大到小為博餅特制了壹套63個餅。由於富貴餅的盛行,石井街上的蛋糕店在當時應運而生。中秋節前後,滿大街都是月餅的香味。石井搖頭晃腦的習俗從農歷八月初壹持續半個多月,到八月十六日結束。鄭萬江說,每到中秋節,石井大街小巷都會有桌餅,無論是沿街的店鋪,還是人們的家裏,陸地上,輪船上。“走到哪裏都可以停下來玩。”不僅在陸地上,在8月15日,當月亮在海上升起時,還在海上捕魚的人們不能回家,所以他們在船上玩蛋糕遊戲來慶祝中秋節。69歲的鄭萬江回憶說,1962年他24歲那年去釣魚,恰逢中秋節。出海前,船員們特意去蛋糕店買了幾套蛋糕,準備閑暇時玩壹把豐富蛋糕的遊戲。夜晚,月亮高掛,船員們會在甲板上盡情歡樂,愉快地度過中秋節。勝利者是快樂的,失敗者是興致勃勃的。博客結束後,贏到更多蛋糕的人會分享給大家。在分享蛋糕的遊戲中,每個人都希望贏得頭獎,因為這是壹個巨大的榮譽。鄭萬江說,早些年,當人們贏得頭獎時,他們通常會帶著莊媛糕點回家燒香,因為許多人相信贏得頭獎的人今年會非常幸運。據報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石井的搖頭晃腦遊戲壹度不那麽熱鬧,但近兩年來,石井人重新熱愛搖頭晃腦來慶祝中秋節。石井社區負責人徐巧倩說:“今年的博餅大賽肯定會很熱鬧。”簡單地說:鄭成功紀念館在狄鹹(不太好玩)的海邊。
上一篇:北京植物園有什麽好玩的地方?下一篇:滿族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