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透視虛假繁榮:新經濟批判

透視虛假繁榮:新經濟批判

經濟繁榮是經濟增長、充分就業、收入增加、消費增加、貨幣穩定等指標的綜合現象。應該說,經濟繁榮是每個國家或地區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標。這個目標很美好,但是很難實現。特別是在采取了壹些措施(或者采取了壹些放任政策)之後,在壹定時期內,經濟呈現出壹片繁榮景象;但隨著時間的延長,經濟增長經歷了起伏甚至危機。這種繁榮是虛假的繁榮。本世紀以來,新經濟及其在中國的發展,這種虛假繁榮極為明顯,因此有必要從微分均衡的角度對新經濟進行批判性的探討。

壹、新經濟的主要表現

所謂“新經濟”,是以信息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為基礎,經濟持續增長與低通脹率、低失業率並存,經濟周期階段性特征明顯淡化的新經濟現象。這個概念首先在美國興起,然後傳播到世界各地。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經歷了二戰後罕見的持續高速增長。在信息技術部的帶領下,美國自4月1991以來,經濟增長率達到4%,而失業率從6%下降到4%,通貨膨脹率也在下降。如果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美國消費品通脹率在1999年僅為1.9%,是34年來的最低漲幅。這種增長模式明顯偏離了傳統的回報增長模式,與傳統的菲利普斯曲線不壹致。這種經濟現象被稱為“新經濟”。壹般認為,當前的“新經濟”主要是由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浪潮推動的。信息經濟、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以及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生物技術,被認為是“新經濟”的重要經濟組成部分和經濟特征(許憲春,,關慧娟,2020)。

新經濟主要表現在網絡化、數字化、移動化和去中心化。

(1)聯網

從產業結構來看,從1990到2020年,美國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從17.35%下降到10.83%。美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美國互聯網產業報告2019》顯示,2018年互聯網產業占GDP的10.1%,互聯網已經成為美國第四大產業,僅次於房地產和租賃、公共管理(政府)和制造業。報告還顯示,2007年至2018年,GDP總量增長41.8%,而互聯網行業增長約372%,是同期整體經濟增速的9倍。2018年互聯網行業投資規模超過600億美元。

從單個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來看,傳統企業很難和新興行業相比。2021排名前十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有9家來自新經濟或金融行業,而實體經濟企業僅占1。美國三大科技巨頭(亞馬遜、蘋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位列其中,而曾經的汽車巨頭通用和福特分別跌至22位和265,438+0位。

(2)數字化

在數字化的熱潮中,很多專家學者在談及數字化時都會強調智能化、大數據、雲存儲、區塊鏈等技術背景。央行正在測試的數字貨幣也是以這樣的技術環境為背景設計的。但是,這些技術背景並沒有揭示本質。從信息化到智能化,是計算機和網絡的產物。從信息流和應用來看,大數據和各種算法提升了智能技術,也可以說是廣義上數字化的階段性效果。有人質疑央行數字貨幣的必要性,從效用角度來看,微信支付、支付寶等工具是否不夠及時、準確、安全?

但是,數字化的初衷顯然不是基於大數據和雲存儲以及各種算法的智能所能完全表達的。筆者認為,所謂數字化,應該是指壹種資產,壹種主體身份,甚至是物理世界中的任何東西。壹旦數字化,它就可以在沒有大數據和網絡環境的虛擬世界中獨立存在和流通,可以被環境識別、定價、使用和交換,而不是僅僅依靠大數據和雲計算才能存在的東西。雖然網絡環境必不可少,但數字資產或身份壹旦形成,就可以像真實的物理世界壹樣隨意攜帶和流通。就像我們隨身攜帶的現金和佩戴的珠寶壹樣。否則只是傳統意義上的智能升級。

目前,能夠實現這種環境條件的技術只有以去中心化為本能的區塊鏈技術。雖然這項技術的應用涉及到復雜的技術和制度環境的構建,但毫無疑問,誰先構建起來,誰就占據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3)流動性

移動化的主要表現是移動支付,這是新經濟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壹。中國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探索壹點也不落後,國內居民更為中國移動支付躋身世界領先地位而沾沾自喜。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榜單為***494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中國以206家位居第壹,其次是美國(203家),印度分別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分別為21家和13家。值得註意的是,中國和美國擁有全球80%以上的獨角獸公司。榜單顯示,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行業共有56家獨角獸企業,數量排名第二。上市企業公司估值合計26020億元,占總市值的22%。其中,螞蟻金服以6543.8億元的公司估值位列第壹,陸金所和Stripe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上榜公司數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22家),其次是美國(21家);榜單前十名公司的公司估值為654.38+0.965億元,占上榜公司總估值的70%,分別是螞蟻金服、陸金所、Stripe、微眾銀行、JD.com、Paytm、Robinhood、金融壹賬通、蘇寧金融服務、信貸卡瑪。

(4)權力下放

在網絡的概念中,去中心化並不意味著不需要中心,而是節點可以自由選擇和決定中心。簡單來說,中心化就是中心決定節點;節點必須依靠中心,沒有中心節點無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的系統中,任何人都是節點,任何人都可以是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階段性的,任何中心對節點都不是強制性的。也可以說,分權是為了提高集權的效率。可見,去中心化是壹個偽命題,實際上是多元中心和壹元中心的選擇。

在信息對稱、真實、及時方面,客觀上不可能完全實現。即使區塊鏈技術只是相對安全和真實地維護信用,世界的本質也是不確定的,這就決定了信息不對稱的客觀性。分權可能會給社會治理帶來失控的災難性後果。信息不對稱是絕對的,對稱只是風險管理的相對成果。完全去中心化,達到信息對稱的完美程度,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網絡不是可以脫離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而是現實世界的映射。還要遵循中心化發展的規律,以技術為主導,以超現實的需求追求去中心化,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治理成本,比如虛擬貨幣完全取代主權貨幣是不可能的,但是存在巨大的風險。核心問題是它破壞了中心化的規則,無法被去中心化的規則所取代,模糊了秩序,使網絡成為與現實世界的風險避難所。和P2P壹樣,增加了風險總量,造成了很大的災難。

二,新經濟的主要影響

(1)導致急功近利的心態。“新經濟”的誕生帶來的經濟高增長,給美國乃至世界帶來了對經濟增長不切實際的樂觀預期——擺脫經濟周期的束縛,進入高增長低波動繁榮的長期軌道。新經濟帶來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潛在危機,都被掩蓋在高增長的面紗之下。無論是2000年的高科技泡沫,還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相似之處都在於社會對新經濟的過度追逐帶來的災難:2000年的高科技泡沫源於全社會對高科技公司股票的過度追逐,大量資金流入股市的虛擬經濟,催生了泡沫,最終帶來了巨大的災難;08年的次貸危機,本質上是美國金融業在貸款利率和資產證券化上的創新,吸引了全社會的資金脫離實際,催生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可見,對新經濟的過度追求容易催生和積累泡沫,泡沫不可能長期存在,最終會破滅,所以短平快逐利的模式終究是不可持續的,不可取的。

(2)導致低端勞動力的替代。新經濟采用智能設備和人工智能產品提高生產效率,但這種智能設備對低端就業人口形成了替代效應。據統計,從2008年到2019年,我國農民工人口從2.25億增加到2.9億,是我國就業群體中的重要群體。這個群體原本是工廠的主要生產要素之壹。然而,近年來,人工智能和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使中國經濟的就業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機器人和其他人工智能設備被引入過去主要依靠農民工的工廠,富士康昆山工廠的機器更新換代導致工人數量從110000銳減至50000人(胡冬梅,李,陳,20265438+)。這種新經濟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替代效應無可厚非,但從國家層面來看,應提前采取措施應對新經濟沖擊下低端就業人口的就業問題,否則大量低端就業人口的失業反過來會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3)導致泡沫的形成和積累以及資源的浪費。短平快模式下的新經濟產業,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的利潤,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然而,當這些所謂的新經濟模式崩潰時,它將嚴重破壞中國就業市場的生態系統。比如P2P行業在發展初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提供了相對較高的薪酬,吸引了大量人才。按照P2P行業高峰期2000家P2P公司計算,平均每家50人,P2P行業最多吸收了65438+萬人。其實數據遠不止這些。然而,2065438+2008年P2P平臺的集中跑路,導致這些就業群體壹夜之間集體失業,給我國就業市場帶來了區域性風險。除了P2P行業,O2O行業,* * *單車享業等商業模式短、平、快的行業,都經歷了人才快速湧入,集體失業的窘境。短平快商業模式下的新經濟產業不僅不可持續,而且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和不合理配置。

(4)導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新經濟發展的過程伴隨著壟斷。在經濟發展理論中,熊彼特用了壹個詞來描述新舊產業交替的現象,即“創造性破壞”。由於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的強大“聚蜂效應”,這種“創造性破壞”尤為明顯。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新經濟浪潮的沖擊下被淘汰,新經濟企業依靠其龐大的規模成為行業的壟斷者。無論是美國AAA科技三巨頭,還是國內BAT三巨頭,都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行業壟斷。新經濟的代表在強化自身壟斷地位的過程中,往往以利益為導向,無視行業的生態平衡和自由競爭,對行業的利潤增長點采取簡單粗暴的復制模式或並購模式。BAT三巨頭收購視頻和自行車共享業務,發展社區菜籃子和在線教育業務,就是最簡單的例子。新經濟所到之處,行業生態環境遭受巨大沖擊。壹旦新經濟帶來的利潤增長消失,傳統領域被沖刷殆盡,行業未來的利潤增長將難以為繼。

(5)貧富分化加劇。新興產業的興起加速了家庭財富分配的分化。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網絡經濟的擴張,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在極短的時間內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而傳統行業從業人員的收入增長卻隨著行業增長的放緩和通貨膨脹的下行而停滯不前,家庭收入差距進壹步拉大。1995-1999年,美國計算機行業人均收入年均增長41.7%,遠高於其他行業(劉鶴,2020)。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美國的基尼系數在90年代從0.38上升到0.41,越過了收入分配差異的警戒線。在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宏觀經濟的發展會逐漸縮小家庭收入的貧富差距。但是,這壹輪新經濟有壹個顯著的贏者通吃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貧富差距在逐漸拉大。可以預見,新經濟產業贏者通吃的特征將進壹步侵蝕傳統產業,不斷擴大不同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這種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顯然不能持續太久,因為適當的貧富差距可以刺激經濟發展,而過大的貧富差距則會抑制經濟增長的動力(任偉,,2019)。

(6)導致經濟脫離實際,走向空虛和空心化。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的社會總資產回報率持續下降。自2000年以來,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總資產收益率呈現出先升後降的趨勢,尤其是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總資產收益率從2008年的11.03%下降到2020年的4.5%。同時,為了對沖經濟下行風險,央行多次降息降RRR,導致市場上貨幣供應泛濫,資產總回報率的持續下降,導致這些泛濫的貨幣無處投資。根據芒格智庫發布的《經濟是現實的,未來幾年的趨勢》,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黃金比例為5.67,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經濟增長的質量。但到了2020年四季度末,房地產與不動產的比例已經超過12,遠大於黃金比例。這意味著,目前我國大量貨幣流入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等虛擬經濟領域,進壹步催生了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的泡沫,積累了大量系統性金融風險。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失衡,其實整個社會都存在類似的問題,比如演員的顏值比演技更受歡迎,學者的談資比學問更受歡迎,建築外觀設計比功能設計更容易獲獎,商業渠道比產品創作更有價值,寫書不值錢但賣書賺大錢,唱歌比講課重要。

第三,新經濟的異質性均衡分析

新經濟帶來了經濟增長,但也伴隨著虛假的繁榮。虛假繁榮,從異質均衡的角度來看,無非是把現在的風險或成本轉移到未來,或者把局部的風險或成本轉移到其他地區,或者把個體的風險或成本轉移到整體,同時又不給未來或其他地區或整體相應的補償或建立相應的防範機制。這也是異質均衡理論的重點。

1,沒有創造的創新

中國頂尖的金融科技公司大多從事數字支付業務,美國金融科技公司和歐洲金融科技公司更多從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底層技術創新。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沈迷於搶占傳統商業銀行錯過的移動支付市場,而歐美的金融科技則在謀劃如何通過底層技術創新拓展新的市場需求。兩種模式會帶來兩種不同的結果。

然而,中國有少數清醒的人。當我們為數字貨幣和支付領域的進步沾沾自喜,當大家都在忙著尋找風口浪尖上的“豬”,當大家都在討論互聯網顛覆了什麽的時候,任冷靜地指出,互聯網並沒有改變事物的本質。“車必須是車,金融必須是金融,豆腐必須是豆腐。”數字貨幣和支付的出現是壹種創新,但並沒有帶來創造,也沒有改變貨幣和支付的本質。

2.庫存沒有增量。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所謂的“新經濟”雖然看似如火如荼,但只是搶占了傳統市場的蛋糕,並沒有利用技術優勢提高生產效率來把蛋糕做大。壹旦搶蛋糕大戰結束,這些新經濟只會留下壹地雞毛,但整個社會和傳統經濟群體都會受損。

這種短平快的商業模式,追求的是短期或當前的利益,卻把風險轉移到了傳統行業,這種商業模式無法給整個社會的整體價值帶來持續的增長。但是它帶來的危害是傳統行業和未來整個社會共同承擔的,所以這種商業模式是完全不可持續的,也是不可取的。

3、有壹個虛擬的實體

新經濟背後的驅動力是資本。資本存在的目的從來不是追求生產效率的提高,而是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最終,這些過剩的貨幣,披著新經濟的外衣,打著“互聯網+”的旗號,逐漸流向了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和新興虛擬產業。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失衡,會在各個領域帶來“劣幣驅逐良幣”,並導致整個社會更加浮躁地追求虛擬經濟帶來的虛假繁榮和泡沫。過度追求短平快的商業模式,會促使社會拋棄實體經濟,引導更多的人力資源、資金等要素流向虛擬經濟。

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失衡擾亂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資源合理配置,虛擬經濟短期的虛假繁榮和泡沫也無法長期維持,最終會在未來某個時點破滅。

4.有界限和沒有界限。

人民網(2018)撰文指出,“滴滴出行”作為壹種網約車,是* *享受經濟的“特產”,是新經濟的表現形式之壹。新經濟有新特點,其中壹個特點就是“跨界”。網約車讓傳統出租車“穿越”了網絡和雲端。這確實給用戶帶來了新的選擇和新的體驗,也因為各種問題令人擔憂。需要註意的是,跨界更多的是融合,而不是無邊無際,無拘無束。從滴滴順風車事件中不難發現,壹些新經濟壹旦無邊界、無序發展,會給用戶和社會帶來很多前所未有的麻煩和困擾,甚至人們基本的公共安全都成了奢侈品。

另外,現實中的很多案例告訴我們,跨越國界,就是在懸崖邊上馳騁,壹不小心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 *享受自行車亂放,擾亂公共秩序;直播軟件實用好用,但泄露了他人隱私;外賣平臺方便快捷,但黑廚房讓人“惡心”;互聯網金融拓寬投融資渠道,非法集資卻害人害己;網絡遊戲帶來快感。如果不考慮防沈迷,未成年人會很痛苦。“網絡名人”和名人帶貨直播改變了商業活動的本質,使得“價廉物美”轉化為“貴而質差”的扭曲醜陋的商業文化。當然,這是新事物發展過程中經歷的“陣痛”。不能因為他們暫時不成熟不完善就全盤否定,也不能對這些負面因素視而不見,任其危害社會。我們應該容忍新經濟,但不應該縱容它。這就需要規則和明確的邊界。功利主義的新經濟助長了資本的逐利本能,抑制了資本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必須加以約束,界定邊界。

四,新經濟,虛假繁榮與經濟倫理

在某些情況下,所謂的新經濟只是由資本驅動,以犧牲消費者的利益來換取短期的高回報。壹個典型的表現就是電子商務的興起。中國的電子商務規模在世界上遙遙領先。這並不是因為中國電商有領先的技術優勢,而是因為中國電商可以規避國內各種稅費,尤其是與線下實體店相比,電商有絕對的成本優勢。所以這種新經濟是以國家稅收和線下實體店利益為代價崛起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線下實體店轉向線上,金融部門開始醞釀對電商征稅,這種所謂的新經濟會。另壹個典型的表現就是機場、車站等公共設施的購物。這些註重效率的地方變成了大型商業廣場,利用交通流量進行引流轉換,盡量延長人流滯留時間,增加商業收入。機場和火車站越來越大,婦女和兒童要走很長壹段路才能登機。反而降低了機場、車站等公共設施的服務效率,可謂本末倒置。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但是,以上兩種情景都是新經濟對傳統社會價值觀的喪失。雖然看起來新經濟短期內很繁榮,但是通過逃稅、影響消費者體驗來發展新經濟,本質上是以喪失傳統社會價值觀為代價來換取新經濟的短期快速發展。但是,所謂的新經濟並沒有做大蛋糕,壹種搶占傳統經濟蛋糕的方式終將遭遇瓶頸。

當然,現實中的人們向往的是道路縱橫、交通順暢、建築眾多、商品琳瑯滿目、車水馬龍、人群密集、精神亢奮、貨源充足、財富積累、交易熱烈、彩燈霓虹的欣欣向榮景象。傳統經濟學以欣賞的眼光看待這些繁榮。而微分均衡理論則提供了另壹個視角:如果這樣迷人的繁榮是通過轉移成本、侵蝕未來而獲得的,那麽幾十年、幾百年後,繁榮將被耗盡,留下壹地雞毛,子孫後代將不得不承受蕭條、萎縮和沈重的負擔,那麽這樣的繁榮是當下人們應得的利益嗎?能否從經濟倫理上將這樣的繁榮定義為虛假甚至虛偽的繁榮?

近年來大熱的所謂“新經濟”,本質上是壹種功利主義的表現,試圖壟斷,試圖壹夜暴富,試圖偷工減料,試圖巧用、抄襲甚至竊取他人的品牌和商譽而不付出代價;試圖將壹切商業化而失去其本質功能,試圖通過互聯網盈利然後在網上訂購壹切,試圖通過互聯網制造信息不對稱,然後在金融、商業、閱讀、兒童知識傳播、大學教育、企業培訓等各個領域割韭菜賺快錢;企圖用新技術顛覆壹切傳統,客觀上鼓勵了壟斷,刺激了非理性消費,制約了供給側的產品質量,提高了社會的整體負債水平和杠桿率。最後就是撕開文明的壹切束縛,完全無視社會人文的平衡。

從微分均衡理論來看,新經濟的短期急功近利模式註重短期和當前利益,將風險轉移到其他橫向區域和縱向未來,不顧未來和以鄰為壑的模式是極不可取的;雖然短期內可能取得輝煌的成就,但這種虛假的繁榮是通過轉移風險成本、損失機會成本和增加沈沒成本來實現的,這種短期的強刺激必然不會長久;從本質上和長期來看,欠的終究要還,經濟增長壹定會回到滿足不同程度均衡的合理軌道。從經濟倫理的角度來看,外圍和未來利益的損失所獲得的繁榮,將來可能會被人們抱怨甚至厭惡。這既不符合當代人的道德觀念,也不符合未來人的道德觀念,也是對微分均衡理論和實踐的嚴格防範。

“互聯網精神”和“互聯網思維”的信徒,需要在這個時代的大潮中保持清醒和冷靜。經濟學家也有必要重新審視傳統的發展和繁榮的概念。下壹輪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還有很大空間,但要回歸新經濟的本質,立足於新技術、新材料、新資源,警惕未來透支、急功近利、機會主義、脫實向虛,回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實現各種均衡條件下的理性增長。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應啟動新壹輪經濟結構調整,消除“新經濟”偏差導致的經濟結構和戰略發展的偏差,消除當前形勢下隱藏的各種風險。

  • 上一篇:關於民間故事的俗語諺語古詩成語
  • 下一篇:湘鄉的景點,歷史名人,家鄉特產,風味小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