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論《儒林外史》對古代小說藝術的貢獻

論《儒林外史》對古代小說藝術的貢獻

自《漢書》以來,很多正史書都有“士”,就是寫“士”(知識分子)的“正史”。吳以小說的形式描寫《儒林外史》,故將其命名為《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中國文學史上壹部傑出的長篇現實主義諷刺小說,以其高超的諷刺藝術而著稱,《儒林外史》是壹部具有思想家氣質的文化小說,也是壹部具有高雅品位的藝術作品。它具有不同於傳統通俗小說的表現特征,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小說藝術的大發展。

《儒林外史》的故事情節雖然沒有主幹,但以寫《儒林外史》為中心,觸及了當時的官僚政治和社會風尚。小說批判了八股借土的科舉制度,從而揭示了封建末世在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嚴重危機,諷刺了因貪圖名利而導致的極端虛偽和社會陋習。

《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為古代小說藝術做出了許多傑出的貢獻,其諷刺藝術更是達到了中國古典文學的頂峰。《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從傳說到現實——小說更貼近現實生活;二、從故事到人格——小說藝術發展到了更高的高峰;三、從類型化到個性化——小說中的人物更貼近人的真實面貌;四、從評論法到敘事法——小說的形象更貼近讀者;第五,從積累到原創——小說創作主體性的空前強化;第六,“雲雖長,頗似短制”的結構模式——連貫的書中沒有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七、諷刺藝術成就突出..在這裏,我們來談談諷刺藝術,這是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小說。

中國的諷刺文學歷史悠久。從先秦諸子寓言開始,中國古代文學主要局限於封建皇權的政治寓言。白話小說中的西遊記諷刺,多是調侃;明末清初壹些關於世界的小說中的諷刺,如《金瓶梅》、《醒世傳奇》,只是壹種附帶手法。《西遊記》等鬼神小說中的諷刺上升為主導文體,但主要是笑和罵,是喜劇的諷刺。明代的《故事會》中有諷刺科舉的短篇小說,清初的《聊齋誌異》中也有,尤其是《聊齋誌異》中,不乏成功的諷刺作品。在這些成就的基礎上,吳以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鮮明的愛恨情仇寫出了《儒林外史》。“所以部裏有諷刺書”(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儒林外史》像壹面魔鏡,以科舉制度為中心,諷刺和揭露了種種社會黑暗現象和本質。這是任何其他文學作品都無法替代的。小說還諷刺了壹大批所謂的達官貴人、名流紳士,暴露了他們骯臟醜陋的靈魂。《儒林外史》對諷刺藝術的最大貢獻是從《儒林外史》醜陋的喜劇表面挖掘出其內在的悲劇意蘊。以金範為例,中國傳入前後的悲喜劇,揭示了八股制度是如何摧毀文人的心靈,導致其人格墮落的。作者在荒誕中註入了苦澀,在荒誕中註入了悲傷和痛苦。

《儒林外史》中的反諷最顯著的特點是它來源於現實生活,它經常描述《儒林外史》中的普通生活,這種生活以三兩種方式發生過。沒有太多精彩的沖突和懸念,卻表現出非常強烈的諷刺意味。魯迅說:“諷刺的生活是真實的,非現實主義的決不能稱為諷刺。”《儒林外史》中的諷刺藝術體現了這種精神。小說中的許多人物都有原型,如以馮淬為原型的,以樊南仲為原型的遲衡山,以成眠莊為原型的莊。很多人情也是當時社會常見的。作者抓住這些材料,進行典型概括,不做主觀解釋,讓讀者從客觀事物本身得到啟發。它所寫的是眾所周知的和常見的。平時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奇怪,自然也就沒人註意到。但是,事情在小說描述的情況下,是不合理的,是可笑的,是可鄙的,甚至是可恨的。正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所以雖然是在公共場合,也沒人覺得奇怪;現在突然用特別的方式寫出來,很感人,很諷刺。比如馬二先生遊西湖,西湖的美景引不起他的興趣,但飯店裏掛著的香噴噴的羊肉,盤子裏的燙蹄子、海參、爛鴨、鮮魚,卻讓他羨慕地咽下了口水。仁宗皇帝的禦書讓他立刻磕頭。看到逛西湖的女客人,他低著頭不敢擡頭。在書店看到我選的八股文,就問它的銷量。在這些看似漫不經心、平淡無奇,幾乎像流水賬壹樣的描述中,把馬二先生的思想迂腐、精神空虛表現得相當淋漓盡致。

當然,藝術的真實也需要適度合理的誇張,從而突出壹些社會現象的荒誕,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如金舟的碰撞委員會;範進忠瘋了;範牧歡喜而死;嚴建生不肯死,因為他死前點了兩根燈芯草。嚴的《病》和《船夫的煩惱》都是這樣的佳作,它們都因合理的誇張而達到了強烈的諷刺藝術效果,從而更真實地揭露了問題的本質,起到了深刻的批判作用。

作者的諷刺方式和程度也因對象不同而異。如嚴厲揭露和鞭撻唐知府、顏氏兄弟等貪官劣紳;對善良迂腐的馬二先生的同情與諷刺;對於鼓勵女兒殉道,但在女兒死後又忍不住哭泣的王玉輝來說,她通過對女兒矛盾心理及其變化的真實細致的描寫,既表現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又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諷刺程度的把握還表現在隨著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壹開始,作者對和匡也是冷嘲熱諷,但主要是對他們的處境表示同情。隨著科舉的發展,這兩個人變得虛偽圓滑,對他們的描寫變成了辛辣的諷刺。作者不僅在作品中展示了人物道德品質的原因,更致力於引導讀者思考那些人物變化的原因。因此,社會制度和環境的弊端更加突出,通過那些人物提出的社會批判就具有特別深刻的意義。

《儒林外史》經常用“含淚而笑”的諷刺手法來寫快樂和悲傷。在這種主導傾向下,作者充分發揮了諷刺藝術的天才。小說中主要的諷刺手法有:

壹是通過對比和對比塑造人物,表現人物前後矛盾的行為,強化了反諷效果。《儒林外史》把士人描寫為主要對象。它以對待名利的態度和文學作品的起源為中心,構建了壹個中心對稱的基本結構框架。正負圖形在對稱的兩側分開,形成鮮明的對比。

壹方面,有些無知的學究相信八股和倫理道德,如金舟、金範、馬耳先生和王玉輝。無聊的人模狗樣、不要臉的名人,如湖州鶯鶯湖的高適、杭州西湖的鬥方詩人、南京莫愁湖的“梨園榜上名人”;以權謀私、虛偽狡詐的無恥官紳,如南昌知府王惠、、高要縣令張敬齋、鄉紳、顏。對於這些人,作者毫不掩飾自己的仇恨,毫不留情地揭露和諷刺了他們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和道德。

另壹方面,與上述三種人形成對比的有三種人:壹是聖賢,如於博士、莊紹光、池衡山;壹是奇人,如杜的形象帶有離經叛道的色彩,又如“奇”女沈瓊枝、“市井四奇人”等;壹是下層民眾,如經營小香蠟店的牛、經營小米店的布,演員包、倪雙峰等,都表現出了人情的溫柔之美,包括對淳樸悠遠的生活情趣和憨厚的品德的向往和追求。

二是通過線描手法和精彩的細節描寫,細致刻畫人物的動作,增強了諷刺的魅力。比如第六回,閻老板“鄉試歸來,見兩套衣服,二百兩銀子,滿心歡喜”,並描述了兩套衣服,二百兩銀子的心理細節,因為這就是閻老板此時所要的全部。既然他躊躇滿誌,還能要求什麽呢?而如果此時嚴老板已經決定白占二奶奶的財產,不僅世界上沒有這種事,而且也沒有這種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說明諷刺的對象也應該是壹個有問題的正常人。再比如嚴建生臨死前從未忘記多點壹盞燈,這是小說中最精彩的細節之壹。它諷刺了嚴建生小氣的性格和復雜的心理,也成為小說史上經典的細節描寫。

第三,借用人物自身言行的矛盾,把矛盾的東西放在壹起,突出其不合理性,是《儒林外史》中經常使用的諷刺手法。比如嚴在吹噓“為了老實,從來不知道占村裏人的便宜”的時候,頁面來了,說“早上關的豬,人來要了,家裏吵。”還有壹個例子,範進忠讓他搭車之前,胡塗胡罵他“尖嘴猴腮”,把他罵得像條狗。說他是排名中遊後的“天上的星星”,張口“賢惠的丈夫”,閉口“老爺”,把這個市儈小人的醜惡嘴臉畫得惟妙惟肖。作者冷靜客觀,不動聲色地描寫人物的言行,揭露人物本身,加強諷刺力量。

另外,我想提壹下學者的結構。《儒林外史》是壹部小說,但實際上並沒有貫穿全書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上壹部裏的主角往往在下壹部裏退居二線甚至消失。這種情節組織方式雖然有利於更自由地安排各種人物和故事,從而達到更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的目的,但作品的結構也是松散的。晚清大量的譴責小說都受到它的影響,采用了同樣的結構。

在《儒林外史》中,其諷刺藝術可以說已經上升到了諷刺美學的境界:滑稽美與崇高美的融合。和那些把諷刺當成簡單搞笑的玩笑,變得膚淺庸俗的作品有本質區別。總之,《儒林外史》為古代小說藝術做出了巨大貢獻,奠定了古典諷刺小說的基礎。後來晚清譴責小說所使用的諷刺手法,如外貌上的官場,明顯是模仿的,明顯沿襲了吳的許多藝術手法和結構設置。

  • 上一篇:江蘇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子公司。
  • 下一篇:清明節的介紹很簡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